谁是和平统一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很多人会脱口而出:赖清德!大错特错。   赖清德这

小风谈事儿 2025-11-06 13:59:20

谁是和平统一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很多人会脱口而出:赖清德!大错特错。   赖清德这种明火执仗的“台独”,反倒让我们时刻警醒。真正麻烦的,是那些我们一直当作“朋友”的所谓“统派”。他们,才是最危险的,最容易麻痹我们的那群人。   这帮人厉害在哪?他们从不直接跟你对着干。他们把最敏感的政治问题,包装成别的样子。你看那些活跃在台湾商界、媒体圈、各种协会里的人,个个都显得那么理性、那么务实。他们嘴上绝不反对统一,手里却总挥舞着“和平交流”、“经济合作”的大旗。   他们最爱说,“先搞经济,政治以后再说”。大陆这边释放善意,比如开放农产品进口,或者扶持台湾青年来创业,他们就把这些全部框定在纯粹的生意买卖里。可一旦真要落实,他们就在立法机构里动手脚了,今天说“要保护本地农民利益”,明天说“要听取各方声音”,给你设置无数障碍。   这样一来一回,结果是什么?两岸只交流,不融合。更别提统一了。他们还把“九二共识”的核心——“一个中国”原则,不断地稀释,讲成什么模糊的“文化连结”,或者干脆就是“各说各话”。这个政治基础,就这样被他们一点点掏空了,成了维持现状、无限期拖延的工具。   这种慢性麻药,让两岸都出现了问题。在台湾,大多数民众觉得“维持现状最安全”,掉进了这个心理舒适区里出不来。再加上“去中国化”教育的影响,年轻一代对统一这个话题越来越冷漠,整个社会都提不起劲。   大陆这边呢?也容易产生误判,觉得“岛内还有可以合作的力量嘛”。结果,我们持续投入的善意、资源和时间,根本没有换来统一的进展。反而在这种拖延战术里被不断消耗,陷入了温水煮青蛙的困局。   想想看,赖清德那样公开叫嚣,反而能让大家看清形势,时刻保持警惕。而这种看似温和的麻药,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腐蚀掉统一的民意基础,耗尽我们的战略时机。它的危害,比那些公开的“台独”口号,更难察觉,也更难逆转。   到底是什么在驱动这群“麻醉师”?不是什么政治理念,就是赤裸裸的机会主义。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一旦真的统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那个“模糊地带”就没了。他们在两岸之间左右逢源的特殊地位、那种长袖善舞的话语权,也就彻底消失了。   所以,他们真正想要的,根本不是统一。他们要的是一个永久的“灰色地带”。一个既能从大陆捞取经济好处,又不用承担任何政治责任的永久现状。这种心态,决定了他们永远见风使舵。在大陆面前,他们大谈民族情怀;回到岛内,风向一变,他们马上强调“台湾自主”。   和平是他们的生意,统一只是他们的口号。每当台海局势一紧张,他们就立刻跳出来扮演“和事佬”,呼吁“双方冷静”。表面上是在调停,实际上是为“台独”争取喘息的时间,拼了命也要维护这个不统不独的局面。   要破解这种局面,首先就得扔掉幻想。我们必须承认,过去对这股力量的判断,太乐观了。他们不是通往统一的桥梁,他们就是最坚固的那道隔离墙。   怎么办?未来的对策,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评估体系。别听他们说什么,要看他们做什么。谁是真朋友?是那些敢于直面统一后的制度安排、法律细节这些硬骨头的人,而不是只会用“时机还不成熟”来搪塞我们的人。   对于那些在“去中国化”教科书、分裂主义法案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上,选择沉默、装聋作哑的所谓“朋友”,必须睁大眼睛看清楚了。和平统一这条路,要打破的不仅是明面上的敌人,更是这些披着“理性”与“和平”外衣的温柔刀。   可以跟他们周旋,但绝不能依赖他们。统一大业,不能在无休止的“再等等”中,被无限期地搁置下去。

0 阅读:0
小风谈事儿

小风谈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