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美国正式进入“停摆”状态35天,这已经是美国历史上第35天的“停摆”,同样追平了美国历史上“停摆”的最长纪录——35天。 为什么会停摆呢? 两党在拨款法案上如此争斗,根本就是为了各自党派利益。 他们只想着争权夺利,完全不顾老百姓死活,才让国家陷入停摆困境。 这场闹剧的核心争议点明晃晃地摆着——医保福利开支,可两党从头到尾都没想着怎么解决问题,只忙着互相甩锅推卸责任。 民主党一口咬定共和党不肯让步才导致医保补贴泡汤,明年参保人的保费每人每年要多花1000美元,400万美国人可能直接失去医保,有智库甚至算出有些人的保费会暴涨600%。 共和党则反过来指责民主党故意卡脖子,把4200万低收入民众的食品救济金当成要挟的筹码,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喊着“只有民主党让政府开门才能发救济金”,可没人真的动手解决问题。 这已经不是两党第一次拿政府运作当赌注了,2018年底到2019年初那回35天的停摆,就是因为共和党要57亿美元建边境墙,民主党死活不同意,最后闹得全国鸡飞狗跳。 只不过这次更过分,连基本的民生保障都懒得装样子维护了。 上回停摆时农业部还提前把整月食品福利一次性发了下去,这次直到停摆一个月后,才靠两位联邦法官裁定,政府才不情不愿动用应急资金,可那点钱根本不够——SNAP计划每月要花80到90亿美元,应急资金池里只有50多亿,只能半额发放,还得等各州调整系统,钱能不能到账、啥时候到账都是未知数。 那些靠补充营养援助计划过日子的家庭,只能眼睁睁看着冰箱空下去,而两党还在参议院里反复折腾,第14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时,支持票连60票的门槛都没到,和之前两次投票结果一模一样,摆明了就是故意耗着。 两党只顾着争权夺利,早就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抛到九霄云外了,机场里的乱象最能说明问题。 全美1.3万名空中交通管制员和5万名机场安检员工被迫无薪上班,本来就长期缺人的空管队伍彻底扛不住了,纽约地区近90%的空管人员没到岗,10月底的一个周末就有4600到5800架次航班延误,拉瓜迪亚机场一半航班晚点,平均延误140分钟,安检排队能排3小时以上。 交通部长都急得警告要关闭部分空域,可两党领袖连坐下来好好谈的心思都没有,毕竟机场乱不乱、旅客急不急,比起争取选民支持的政治利益,根本不值一提。 更讽刺的是,再过不久就是感恩节旅行季,到时候人流量一上来,航空系统大概率要瘫痪,副总统都说“可能是一场灾难”,可两党依旧我行我素。 小企业的日子更难熬,政府停摆期间,小企业管理局每天卡着约1.7亿美元的政府担保贷款不放行,到10月底累计搁置的资金已经高达45亿美元。 那些靠现金流周转的餐馆、零售店,本来就薄利多销,这下贷款拿不到,工资都发不出来,员工家庭的生计直接被断了来源。 而这背后是真金白银的经济损失,国会预算办公室说四季度GDP年增长率要降1到2个百分点,停摆4周损失70亿,6周110亿,8周就奔140亿去了,英国广播公司更算出每周损失约150亿。 可这些数字在两党眼里,似乎只是用来攻击对方的工具,民主党骂共和党造成经济危机,共和党怪民主党不顾财政平衡,没人真的为这不断扩大的损失心疼。 更离谱的是,连国家决策都跟着遭殃。 就业、零售、住房这些关键经济数据全停更了,美联储、企业和市场就像瞎了眼的飞行员,在“盲飞”状态下做决定,误判风险直线上升。 这可不是小事,政策踩错油门或刹车,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民众。 可两党根本不在乎这种长远影响,他们早就把“临时拨款”当成了常态,2024年就两次濒临停摆,都是卡着最后期限才勉强过关,这次干脆破罐子破摔,把停摆从“事故”变成了“制度性症状”。 哈佛和杜克大学的教授都看得明白,现在的停摆就是党派策略,两党都想靠制造危机给对方施压,拿民众痛苦换选票,这种玩法早就成了美国政坛的通病。 说到底,这35天的停摆就是场彻头彻尾的政治闹剧,两党把国会变成了掰手腕的擂台,拨款法案是筹码,4200万靠食品救济过活的人、320多万受航班影响的旅客、无数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全成了他们争权夺利的炮灰。 只要能给对方扣上“造成危机”的帽子,只要能在选民面前刷存在感,哪怕经济损失上百亿,哪怕民生保障全线崩溃,他们都觉得值。 这种眼里只有党派利益、没有百姓死活的操作,把所谓的“民主”演成了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