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印度人,突然晴天霹雳。 近期深圳打击了37家印度人注册的空壳公司,这

小小白观天下 2025-11-05 22:58:13

在深圳的印度人,突然晴天霹雳。 近期深圳打击了37家印度人注册的空壳公司,这些空壳公司无一例外是印度人想借留学之名滞留,随后刷工作签,以便可以在当地居住。 深圳这套“组合拳”,砸向的正是有组织、规模化的签证欺诈链条。今年7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就已开始清退“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清理行动早已在不同领域悄然展开。 如今移民警惕性提高实属必然。就在最近,加拿大曝光超1.4万份涉嫌造假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大多数来自印度;加拿大已将印度学生的签证拒签率从32%飙升至74%。类似的造假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警惕。 灰色产业链的生存逻辑在于利用制度缝隙。有印度小哥在社交平台公开“传授”:花1800元人民币租个工作室、注册公司营业执照,就能轻松获取中国工作签证。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诱惑,让不少人铤而走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真正的创新环境。此前已有印度团队在深圳南山科技园租赁办公室,三天就将一款中国本土APP“换皮”成自己的“创新产品”,销往东南亚。这种赤裸裸的技术掠夺,与空壳公司的签证欺诈,本质上都是对诚信体系的伤害。 深圳的开放胸怀从未关闭,反而在不断扩大。国家移民管理局刚宣布,自11月5日起在深圳多个口岸启用“刷脸”智能通关,并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提供系列定制化便利措施,包括为内地人才签发3年多次有效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这些政策的本意,是让真正的创业者、科学家、工程师们“来得容易、留得安心”,而不是为钻空子者提供温床。 “走捷径”的代价最终会由自己承担。加拿大那些持伪造文件入境的印度学生,即使已完成学业、找到工作,仍面临驱逐命运。而在中国,利用空壳公司骗领签证的行为,一旦查实,不仅面临高额罚款,更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深圳这座因开放而兴的城市,比任何地方都清楚:真正的开放,必须建立在规则和诚信之上。它对所有人敞开怀抱,但只欢迎那些尊重规则、用真本事创造的同行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31

猜你喜欢

小小白观天下

小小白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