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就在刚刚 , 荷兰的官员们又出招了 荷兰官员就稀土供应链公开表态,荷兰说想要“断供”东大,但荷兰的关键原材料不够,自我依赖不足,想要“断供”东大,这不是虚张声势吗?荷兰在光刻设备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稀土矿源完全依赖进口。 现在想要“断供”东大,荷兰制造业还是要依赖这些稀土矿源——ASML光刻机中的稀土磁体用量超过10公斤,占电机成本三成以上,镜头抛光还依赖中国高纯度铈基材料,而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中国,ASML的稀土库存仅能支撑8周生产,这种威胁确实显得底气不足。 不过话说回来,东大在稀土冶炼分离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且已出台新规定,要求含0.1%中国来源稀土的光刻机类货物需获得许可,荷兰想要摆脱依赖,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实现。 美国和欧盟虽提出2030年实现稀土供货目标,但目前替代路线还在起步阶段,完整供应链远未形成。当然了,荷兰的“断供”确实有具体动作,并非空穴来风。 2025年10月,荷兰宣布启动光刻机出口新规,将DUV设备出口限制从7纳米下调至14纳米,还把ASML的1970i、1980i等中阶机型纳入许可证管理,审批周期延长至90天,测量检测设备和计算光刻软件等配套技术也受严格管制。 荷兰政府声称此举出于“军事安全担忧”,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对美国压力的妥协。此外,荷兰安世半导体也单方面切断了对中国东莞工厂的晶圆供应,不过其宣称的“中国管理层未遵守付款条款”理由,已被安世中国否认,后者表示荷兰安世反而欠付其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 荷兰的强硬姿态,背后是地缘政治压力与产业利益的博弈,但这一举措已让自身陷入困境。中国是ASML最大的DUV市场,贡献了其全球销量的35%,新规发布当天ASML股价就下跌8.2%,市场预测其2025年营收可能减少12%,且荷兰半导体产业中20%的岗位与中国贸易直接相关,长期断供可能导致大规模裁员。说白了,这种单边限制更像是一把“双刃剑”,而非单纯的“甩卖”策略。 现在最好的是坐下来谈,而不是搞“断供”。荷兰搞“断供”最终受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ASML已开始推出规避管制的新机型,并计划在苏州建技术服务中心以减轻影响,这也说明产业链的深度绑定无法轻易切割。坐下来谈才是对双方最有利的局面。 我觉得荷兰这波“断供”真有点得不偿失。你想啊,它光刻机造得再牛,也得用咱们的稀土,库存撑不了俩月,想找替代得等到2030年,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咱们还是它最大的客户,占了三成多销量,现在一限制,自己股价跌了,营收和岗位都要受影响。 说穿了,这更像是被别人推着走,一边想跟咱们做生意,一边又搞限制,最后只会让自己难受。其实哪用得着这么折腾,坐下来好好谈,两边都能互利,这不比硬撑着强?稀土出口限制 出口稀土 稀土出口控制 稀土出口新规 欢迎大家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