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是奇迹   前绿委林浊水4日在节目中表示,“郑丽文当选国民党

史之春 2025-11-05 18:01:36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是奇迹   前绿委林浊水4日在节目中表示,“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是一个奇迹,在几乎所有的党籍立委全面封杀下,她不但过关而且过半,真的很厉害,在人类的民主政治史上,或是台湾的政坛,原本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场被林浊水称为“奇迹”的选举,确实打破了台湾政坛的许多常规。郑丽文以65122票、50.15%的得票率当选,成为国民党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党主席。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场胜利是在党内立委几乎集体反对的情况下取得的——投票前,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公开表态不支持任何候选人,这种罕见的“全面封杀”反而激起了基层党员的逆反心理,最终投票率达到39.46%,郑丽文硬是在“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   郑丽文的背景本身就充满戏剧性。这位祖籍云南的台大法律系高材生,早年是民进党重点培养的青年才俊,参与过野百合学运,当过民进党国大党团副总召集人,还是政论节目《火线双娇》的犀利名嘴。2002年因批评党内高层处理“舔耳案”不当被开除党籍,三年后经连战介绍加入国民党,完成从“深绿”到“深蓝”的惊人转身‌。   这种“蓝绿通吃”的经历在台湾政坛极为罕见,既让她被蓝营保守派质疑忠诚度,又成为吸引改革派党员的关键筹码——基层党员显然厌倦了传统政客的套路,更愿意给这个敢说敢做的“异类”一次机会‌。   选举前,国民党立法院党团罕见地集体“封杀”郑丽文,连地方诸侯如卢秀燕、侯友宜也保持距离。这种高层围剿反而激化了基层党员的反弹。黄复兴党部(军人党员为主)和自主党员(青年、台商群体)成为她的基本盘,他们厌倦了派系妥协,更认同她“两岸同属一中”的鲜明立场。   投票当天,许多党员特意从海外飞回投票,彰化等地甚至出现包车投票的盛况‌。这种“以下克上”的逆袭,恰如林浊水所言:“在民主政治史上,被建制派集体封杀的候选人还能过半,简直是破天荒。”   国民党的派系斗争向来残酷。亲美派(马英九、朱立伦系)和本土派(地方县市派系)长期内斗,这次选举却意外形成“反郑丽文”的临时同盟。   郝龙斌获得军系支持,罗智强吸引深蓝选票,张亚中则主打统派议题,三方本欲联手压制郑丽文,却因票源分散反而让郑丽文渔翁得利‌。更讽刺的是,民进党暗助郝龙斌的举动(绿媒罕见为对手说好话),反而刺激蓝营党员“含泪投郑”‌。这种各方算计导致的“意外结果”,恰恰暴露了国民党派系政治的荒诞。   台湾政坛并非没有类似案例。2001年,李登辉在党内大佬反对下仍连任党主席;2017年,吴敦义在“换柱风波”后险胜洪秀柱。但郑丽文的胜利更为特殊——她是非典型国民党人(绿转蓝背景)、无派系根基、且面对空前团结的反对阵营‌。   林浊水强调“不可能出现”的奇迹之所以成真,反映的是国民党深层次危机:当派系内斗消耗完所有正当性,基层党员宁愿选择“危险的异类”也不愿再忍受腐朽的权贵游戏‌。   奇迹般的胜利只是开始。郑丽文就任后立即面临三重挑战:民进党当局的舆论抹黑、美国对两岸政策的施压,以及党内“暗独”势力的反扑。   她上任首日便公布第四轮人事任命,重用洪秀柱嫡系却冷落地方诸侯,引发卢秀燕阵营强烈反弹‌。柯志恩未经提名便宣布参选高雄市长,公开宣称“与朱立伦不是一路人”,更是赤裸裸的派系挑衅‌。这位新主席能否延续奇迹,不仅取决于她的政治智慧,更考验她能否在派系丛林中杀出一条新路。   这场选举如同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国民党“不死于敌手而死于内斗”的百年宿命。郑丽文的奇迹,或许正是这个百年老党最后的自我救赎机会——要么浴火重生,要么在派系倾轧中彻底沉沦。

0 阅读:346

猜你喜欢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