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产业已经被中美分的差不多了,欧洲最后是蠢死的,没希望了,果然都是按照这个节

王匡说人啊 2025-11-05 16:59:24

欧洲的产业已经被中美分的差不多了,欧洲最后是蠢死的,没希望了,果然都是按照这个节奏走的。 从德国自断工业命脉就能看出,他们是根本不瞻前,也根本不顾后,活生生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能源政策短视,产业防线崩塌,每一步都踩着 “自毁按钮”,说它 “蠢死的” 一点不冤,全是自己选的绝路! 德国这场 “自杀式去核” ,把 “顾头不顾腚” 刻进了骨子里。2025 年 10 月,巴伐利亚贡德雷明根核电站两座 160 米高的冷却塔被 600 公斤炸药炸平,3 万民众围观,德新社直言 “德国核能时代落幕”。 这座核电站曾每年发 200 亿千瓦时电,占巴伐利亚州 1/4 用电量,说砍就砍,缺口只能靠烧煤和买气补。德国发电量不够用,10 月还得进口法国的核电,等于亲手把能源主导权送出去。 能源成本一炸,支柱产业立马跑路。化工是德国的 “命根子”,可冲突爆发后天然气价格翻倍,直接把企业逼到绝境。 欧洲本是汽车王国,结果电动化转型磨磨蹭蹭,反倒给了别人机会。被中美两面夹击打得找不着北。 2025 年 7 月,比亚迪在欧洲卖了 13503 辆车,同比涨 225%,市场份额 1.2%,直接把特斯拉(8837 辆、0.8% 份额)甩在身后。到 9 月更夸张,上汽在欧盟卖了 3.4 万台,比亚迪 2.5 万台,俩中国品牌增速都飙到天际。 反观欧洲本土的大众、Stellantis,转型慢半拍,产品还没中国车企懂本地需求。更要命的是,欧洲车企供应链被能源成本卡脖子,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喊破嗓子要救急,政府却只顾着加碳税,这不等于帮中美清市场? 欧洲的 “蠢”,根本是战略短视加政策僵化。明明知道工业靠能源吃饭,德国偏要逆势弃核,可欧盟自己都把核能列进绿色能源,计划 2050 年扩产能到 109 吉瓦,法国靠着核电稳扎稳打,德国却非要当 “出头鸟”,结果电价涨、排放升,两头不讨好。 环保牌打得更离谱,碳税层层加码,企业要么倒闭要么跑路,他们这不是把生产力 “拱手送人” 是什么? 说白了,是欧洲自己把路挖断了,中美只是顺道走了过去。现在欧洲化工岗位锐减,汽车份额被抢,连自己的能源都得靠进口,却还嘴硬 “绿色领先”。 贡德雷明根核电站的废墟还没清干净,工业空心化的恶果就来了 —— 企业外迁导致税收下降,更没钱搞转型,陷入死循环。这哪是 “没希望”?是亲手把希望掐灭了。 说到底,欧洲不是被中美分食,是自己 “贱卖” 了产业。能源政策拍脑袋,环保法规不顾实际,企业跑路了还怪别人抢生意,这种 “蠢操作” 凑在一起,倒闭潮只是早晚的事。 等哪天真没工厂可关了,欧洲才会明白:所谓 “绿色转型”,不是把吃饭的家伙砸了,而是得先保住饭碗再谈发展。现在这局面,纯属自找的,怨不得别人!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赞留条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0 阅读:0
王匡说人啊

王匡说人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