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得防着点俄罗斯?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究会迎来谢幕,万一普京的接班人是亲美派,那我们不光北部的边境安全要受到影响,就连在联合国的话语权,都有可能遭到重创! 这种焦虑确实挺实在的,毕竟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时候真能被掌舵人的态度带着走。但要是把所有担忧都押在“接班人是不是亲美”这一点上,可能就有点看偏了。 其实决定中俄关系这艘大船往哪儿开的,从来不是船长一个人的喜好,而是早就在船底嵌牢了三块挪不动的“压舱石”,就算换了船长,这船也未必会跑偏。 先说第一块,是被地缘政治硬生生“挤”出来的绑定。好多人以为中俄“背靠背”是特意设计的,其实更像是被外部力量推着站到一起的。 普京刚上台那阵子,对西方可是满怀诚意,想好好打交道,结果换来的是北约一次次东扩,战略空间被越挤越小。 这里的死结在于,美国从来没把俄罗斯当成平等伙伴,总想着让它放弃大国地位,可安全保障是俄罗斯的底线。 只要美国还在通过乌克兰这样的代理人战争消耗俄罗斯,不管谁坐上克里姆林宫的位置,为了国家能活下去,都得转头找东方合作。 第二块压舱石,是真金白银焊死的利益纽带。现在的中俄关系早不是纸面上的空泛承诺了,而是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能源管道和跨境大桥。 东线天然气的阀门越开越大,黑河大桥每年要跑过1000万吨货物,“北极快线1号”航线靠着中欧班列把运输成本砍了三成。 这些东西想拆可没那么容易,尤其是俄罗斯现在军费开支都飙到GDP的7.3%了,教育医疗投入还在缩水,经济民生才是最要紧的事。 放眼全世界,能有能力又有意愿帮它搞活经济、开发远东的,真没几个国家。 第三块更关键,是俄罗斯内部那套“拆不散”的利益平衡。外界总觉得俄罗斯是普京一人说了算,其实重大决策都是军方、能源寡头、安全部门这三大派系博弈的结果。 这些年西方的制裁早把精英阶层的利益“逼”向东方了,俄罗斯富豪在西方的资产占比从68%跌到了19%,在华投资反倒翻了三倍。 对能源寡头来说,中国是缺不了的买家;对军方和安全部门来讲,向美国低头就是自断生路。就算新领导人想亲美,也得掂量掂量这三大集团的态度。 当然,俄罗斯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杜马副主席列别捷夫就把中国当威胁,还有民调说对美好感度曾从12%涨到近30%。 但反过来看,81%的民众对美没好感,90%的人支持现在的对华政策,民心和精英利益这会儿是拧成一股绳的。 所以说,对“后普京时代”保持点警惕是应该的,但要是觉得换个亲美领导人就天翻地覆,那就太天真了。 中国从来没把宝押在某个人身上,而是靠上合组织、跨境基建、本币结算这些实在的东西,加固和俄罗斯的结构性纽带,打造谁上台都拆不散的共生体系。 这才是真正的长远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