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长卢秀燕终于打破沉默,通过自己的幕僚人士向新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传递一条建议,希望郑能多尊重基层意见,继续走中间选民路线! 在卢看来,只有走中间选民路线,才能吸引更多的支持者,从而在2028年大选中胜出。否则胜算渺茫! 卢此举无异于将自己的政治主张提前暴露,同时也表达出她对郑重用深蓝人士的担忧与不满! “我们不是不关心政治,而是厌倦了口号与对立。”一位台中上班族在社群平台留言,“卢市长至少让我们觉得,政府是在做事的。”类似声音,反映出中间选民对务实治理的期待。 反观郑丽文上任后的人事布局,迅速启用李乾龙、季麟连等深蓝大老,两人皆具军系或党国背景,言论倾向强调“中华正统”与“两岸一家”,虽能凝聚基本盘,却也让不少中间民众感到疏离。 “我不是反对传统价值,但政党不能只服务特定群体。”有網友指出,“如果国民党只会讲‘爱国’、‘复兴’,那跟民进党的‘抗中保台’有何不同?都是极端。” 卢与郑的路线差异,早已浮现。郑丽文就职时,卢秀燕以市政为由缺席,却曾出席赖清德就职典礼,态度对比鲜明。此后,郑更公开表示“地方政绩不等于政党支持度”,被外界视为对卢秀燕潜在参选意图的间接回应。 从策略看,卢走的是“扩大型”路线——跨越派系、主打民调、争取中间;郑则倾向“巩固型”路线——掌握组织、强化党员动员、稳住基本盘。两人并无私人恩怨,但路线选择,却关乎国民党未来的定位。 更有意思的是,郑丽文推动“公平初选”,强调党员投票权重,无形中削弱了卢秀燕这类依赖民调与中间支持的潜在人选优势。这也让不少人认为,这场路线之争,实则是2028提名权的提前布局。 “国民党不能再用20年前的方式选总统了。”一位政治评论员指出,“现在选民要的是解决方案,不是意识形态表演。” 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没有基本盘,哪来的扩票?中间路线听起来美好,但关键时刻没人挺你。” 在我看来,卢秀燕的发声,不只是为自身铺路,更是对国民党的提醒:在极端化日益严重的台湾政坛,真正的机会,或许不在两极,而在中间。谁能听懂这群人想什么,谁才可能翻转蓝营的困境。 路线之争才刚开始,而答案,终究得由选民决定。 你怎么看?国民党该坚持核心价值,还是勇敢走向中间?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