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有一名25岁的少女因为牙疼去看病当医生轻轻的触碰牙齿时,她的下颚骨却

炎左吖吖 2025-11-05 10:06:00

1922年,有一名25岁的少女因为牙疼去看病当医生轻轻的触碰牙齿时,她的下颚骨却像灰烬一样全部粉碎,仅4个月后就不幸去世了,2年后,和她一起工作的十多名少女也相继死去,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24岁的玛吉·奥布莱恩裹紧呢子大衣,每走一步都扶着墙。 此时,她的下巴已经烂了,左脸塌陷,脓血顺着脖子流进衣领,连呼吸都带着腐臭。 三天前,牙医的镊子刚碰到她的臼齿,那颗牙就碎在托盘里。 此刻,她才得知自己得了“晚期坏疽性颌骨骨炎”。 但没人告诉她,这和她的工作有关! 玛吉的故事,要从1917年说起。 19岁的她从意大利移民美国,跟着六个姐妹挤在橙市的小阁楼里。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她看见街对面“美国镭公司”的招工启事,给军队夜光表画表盘,月薪8到10美元,是普通女工的三四倍。 所谓“画表盘”,不过是坐在长条桌前,用细毛笔蘸着绿颜料,在金属表盘上描数字和指针。 但这颜料不一般,它是镭盐混合硫化锌的荧光剂,能让表盘在黑暗中发亮。 玛吉很快发现诀窍,笔尖分叉了,用舌头舔一舔就能重新聚拢。 蘸多了颜料,抿抿嘴唇能省点料。 车间里,姑娘 们的指甲缝、围裙角、发梢都沾着绿粉。 下班走在街上,鞋底拖出荧光的轨迹,路人指着喊“发光女孩”。 公司经理总拍着胸脯保证:“这颜料比糖还安全,回家拿它涂指甲都行。” 男技师戴着铅围裙操作,女工们却连手套都没有。 玛吉手巧,一天能画三百个表盘,四年里成了车间头牌。 她把工资寄回家,妹妹们陆续也进了厂。 直到1922年1月,那场牙疼撕开了所有美好的假象。 玛吉的牙疼来得毫无征兆。 起初是嚼东西出血,她以为是上火,后来牙龈肿得塞不下东西,脸涨成紫茄子。 牙医用探针轻轻一碰,腐肉里竟露出碎骨渣。 她的下颌骨像被酸液泡过,轻轻一压就往下掉。 她瞒着工头继续上班,血水混着颜料咽进肚子,脓疮从牙龈烂到脖子。 体重暴跌到80磅,扶着桌角才能站着。 第二次手术时,医生挖开她的左脸,指节一按,半块颌骨塌陷。 夏天,右边的骨头也开始碎裂,耳内的骨头得用镊子一块块抠出来。 9月12日,颈静脉被肿瘤撑破,鲜血堵住喉咙,24岁的玛吉在剧痛中没了呼吸。 医院在死亡证明上写“梅毒”,公司松了口气:“看,是她自己不检点。” 但厄运没停在玛吉身上。 阿尔比娜的牙龈烂穿,刷笔时血沫喷在表盘上。 昆塔的脊椎像被抽了筋,拄着拐杖才能爬上工位。 1923年,已有五人相继去世。 更恐怖的是,活着的女孩们开始集体“溶骨”。 手臂轻轻碰桌子就骨折,腿骨软得像煮烂的面条,眼睛肿得看不见表盘,皮肤白得近乎透明,连骨髓都在坏死。 车间里再也闻不到松节油的味道,只剩荧光粉混着腐肉的腥气。 街头少了“发光女孩”的影子,厂房里的空位越来越多。 渐渐地,女孩们的家属起了疑心。 玛吉的哥哥偷偷挖出她的遗骨,深夜带到实验室。 暗室里,骨头在紫外线灯下泛着幽蓝的光,这是镭元素在衰变时发出的射线。 此时,科学终于追上了灾难。 镭是1898年居里夫人从沥青铀矿里提炼出的“神奇元素”,它能穿透黑纸、让荧光物质发光,一度被视为“包治百病”的神物。 化妆品商推出镭牙膏,说能美白牙齿。 饮料厂卖镭苏打水,宣称包治贫血。 连钟表厂都把它当宝贝,永久发光的表盘,多高的溢价都有人买单。 但居里夫人早提醒过:“镭的射线会灼伤皮肤,长期接触等于慢性自杀。” 可资本哪听得进去? 男技师戴着铅围裙,女工们却被灌输“颜料安全”。 公司知道镭会在骨骼里沉积,半衰期1600年,进得去出不来,却只当这是“成本”。 1927年,玛吉的工友格蕾丝联合凯瑟琳、埃德娜、昆塔、阿尔比娜,把美国镭公司告上法庭。 公司请了全美最贵的律师团,玩起“拖字诀”。 要求重新尸检,买通专家否认镭的危害,甚至辩称“是女孩们自己把颜料吃进肚子”。 但科学挡不住。 律师团队跑了21家机构,终于找到关键证据。 玛吉的头骨切片在暗室里荧光闪烁,X光片显示她的骨骼布满放射状白斑。 医学专家当庭证明:“镭会杀死骨细胞,这种伤害不可逆。” 1928年,这场耗时两年的官司以和解告终。 每个幸存女孩拿到1万美元赔偿金,外加每年600美元年金和终身医疗保障。 可判决下来了,但这不是胜利,是用十二条人命换来的“迟到的真相”。 “镭女事件”后,美国终于开始管控镭制品。 曾经风靡的镭牙膏下架,夜光表盘改用无害荧光粉。 但玛吉们再也没机会看一眼。 因为她们中的大多数,在20到30岁便已经没了生命。 有些光,本不该用血来点亮! 主要信源:(吉林科普微窗——探索丨“镭女孩”的悲剧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0 阅读:1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