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体聚焦王钰栋:中超18岁新星表现压外援,英超德甲成潜在留洋目的地
今日,《每日体育报》记者米格尔·桑斯在专栏中,对中国年轻球员王钰栋的职业前景展开分析。
专栏提及,中国足球进入后金元时代后,整体发展节奏有所调整:过往“天价转会费引援”的模式已成为历史,各俱乐部如今将核心精力放在年轻球员培养上,不少新秀也借此机会前往欧洲,接受高水平足球体系的训练指导,这些青训与留洋的努力正逐步收获成效。
18岁的王钰栋正是这一趋势下的典型代表。目前他已在中超赛场站稳脚跟,不仅跻身联赛最佳射手行列,更成功入选国家队;其出色的速度与个人能力,已吸引多家欧洲豪门关注,未来数月或正式将职业规划转向欧洲赛场。本赛季至今,他在中超交出11球6助攻的亮眼数据,这样的表现不仅超越了同期多数外援,甚至优于曾效力西班牙人的中国球员武磊,被认为有望成为中国足球的下一位领军人物。
专栏同时指出,若想向世界级球星迈进,登陆欧洲联赛是王钰栋的关键路径,但国内球员出国踢球仍面临不少阻碍,他需在战术适应层面做出调整。从技术特点来看,王钰栋速度出众、左右脚均衡,具备顶级球员的跑动意识,擅长一对一突破且终结能力突出。若国内相关方面放行,德甲与英超大概率会成为他留洋的潜在选择。

用户79xxx57
倒贴人家要吗?
8968 回复 11-05 07:07
第二级联赛可能有人要,有一点点实力但是完全达不到七大联赛水准,还有商业价值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日本球员愿意低薪留洋欧洲二三级联赛的核心原因在于日本足协和J联赛的政策设计,通过严格限制本土薪资和鼓励留洋,为球员提供职业发展动力和长期收益机会。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政策驱动:薪资限制与留洋激励 本土薪资严格受限:J联赛对年轻球员实施C类合同,年薪上限仅38万人民币(约合普通上班族水平),且禁止接广告代言,迫使球员为更高收入寻求海外机会12。 留洋归国后薪资大幅提升:日本足协规定,留洋球员回国后可获显著涨薪,形成“低薪留洋—高薪回流”的良性循环,直接激励球员挑战欧洲联赛12。 二、职业发展:竞技水平与个人成长 提升竞技能力:欧洲二三级联赛(如德乙、西协甲)竞争强度高于J联赛,能帮助球员快速成长。例如,田中碧(租借德乙杜塞尔多夫)、伊藤洋辉(加盟德甲斯图加特)等案例显示,留洋是进入顶级联赛的跳板3。 建立欧洲关系网:日本足协在欧洲设立办公室,推动年轻球员集体留洋,以构建“人才根据地”。如藤田俊哉所述,这有助于日本足球在欧洲形成长期影响力3。2024年中日韩欧洲二三级联赛人数:日本约160人,韩国约60人,中国几个而已。我们国内高薪球员不大愿意留洋。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日本青训体系(如双轨制计划)从小培养球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比赛阅读能力,使球员能快速适应欧洲联赛风格。例如,南野拓实在萨尔茨堡红牛的表现,正是源于青训对“主观能动性”和“团队意识”的重视4。 这种“低薪留洋”模式本质是日本足球的战略选择:通过牺牲短期利益,换取国家队水平提升和联赛长期竞争力。相比之下,中国足球正尝试类似路径(如计划收购西班牙球队),但受限于球员能力,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