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卢秀燕和侯友谊不愿出席典礼! 试想一下,本来以为可以在党内分到一大块肉的几

木槿论事 2025-11-04 16:08:44

也难怪卢秀燕和侯友谊不愿出席典礼! 试想一下,本来以为可以在党内分到一大块肉的几个人,最后发现自己连一杯羹都分不到,那种失落感一般人很难理解!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也难怪他们这次不愿出席典礼,换做谁,拼了几年命、干出成绩,最后发现自己连口汤都喝不上,心里的那股子失落劲儿,真不是装得出来的。   说起来,卢秀燕在台中,可不是浪得虚名,她靠务实的作风在绿营地盘里硬生生杀出一条路,从“庶民市长”做到地方共主。   就说2023年的选举,她不光守住了市长,还带着蓝营议席逆势上涨,连全国九十个县市副议长都联名挺她,说她能整合地方、能办实事,是蓝营真正能带队打仗的人。   按照常理,这样的功劳,中央党部理应重赏,资源、位置、话语权,总得有一样能落到她手上。   她自己也心里清楚,靠台中这一摊资源,2026、2028不论是选举布局还是党内谈判,自己都该有张“底牌”。   可等郑丽文上任,游戏规则全改。   原本的征召制被改成初选制,这下等于直接掐断了她“被动上位”的机会,初选可不是嘴上说说,要钱、要人、要时间,而她手里的台中市政已经够她忙半条命。   更让她窝火的是,中央对台中的市政补助还被砍了近三分之一,这在政治圈里可不是小动作,分明就是在告诉你——资源另有归属,台中暂时不是优先。   侯友宜的委屈也不比她少,2024年“大选”那场仗,侯本来就是被硬推上去的救火队长,结果选输了,成了背锅侠。   深蓝派骂他“两岸论述模糊”,赵少康更直接点名“丢了蓝营基本盘”,他满台跑行程、拼了命替党拉票,最后却落得个“用完即丢”的下场。   更惨的是,新主席一上任,副主席名单全是马系、赵系的人,他背后的新北派系,一个正式位置都没捞着,2026他就得卸任新北市长,原想着能在党内谋个高位过渡,现在后路也被堵得死死的。   这种“功劳没人记、资源没人分”的局面,让他们俩都心凉透了。   党内不再看谁能赢,只看谁够“自己人”;谁会说漂亮话、谁能讨中央欢心,资源就往谁那儿倾斜。   卢秀燕拼命干政绩,却被当成“碍眼的竞争者”;侯友宜守住新北,还被嫌弃“不够听话”,他们不是闹情绪,而是看透了:国民党不是没资源,而是资源分配太偏、逻辑太旧。   到了典礼这天,场面热闹是热闹,可台下心思各异。   郑丽文讲“团结”,讲得掷地有声,可真正该来的地方诸侯却不见踪影。   台上在喊口号,台下在算账,资源、预算、职务,全成了隐形筹码,谁更讨好中央,谁更会配合宣传,谁就能多分一口汤,那些真正在地方拼命、替党守票仓的干部,却连象征性的掌声都分不到。   说白了,这场典礼表面是庆功,实质是分赃,国民党的老毛病又犯了:上层派系忙着巩固权力,地方诸侯想要分回一点对价,结果谁也不让谁,反而一起把局面拖垮。   中央想着“资源集中”,地方盼着“功劳兑现”,可等双方都看明白,早就成了一场零和博弈,抢骨头的多,做蛋糕的人一个都没有。   卢秀燕和侯友宜的不出席,其实是一种“静态抗议”,他们不想再陪演戏,不想再笑着看别人分蛋糕。   相比在台上尬笑,干脆缺席来得更痛快,这是最直接、最节省成本的信号:功劳不能总当摆设,资源不能总被内圈瓜分,地方做了事,就得有公平回报,否则谁还愿意拼?   民众看得也明白,选民要的不是谁能吵架,而是谁能做事。   如今蓝营一年比一年内斗,团结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底层士气却一天天往下掉。   基层党部经费不够、青年党员流失,连募款都比以前难,外部民调一再下滑,中间选民更是直接转身,内斗分蛋糕的画面越多,选民的耐心就越少。   有人形容国民党像一桌冷掉的饭局——谁都嫌菜难吃,却没人肯掏钱换锅新的,卢秀燕和侯友宜的“缺席”,正是对这桌冷饭最真实的回应。   你要真想留人,就得先改分配的规矩,让能干的人有位、有资源、有尊严,别只想着权力循环和派系平衡,连一点公平都做不到,谁还信所谓“团结”?   这事儿看似一场典礼的小风波,实则是老问题的又一次爆发,功劳换不来回报,制度缺乏可预期,资源分配长期不公,这才是真正让党往下掉的根子。   国民党要是还不醒,继续让派系内斗消耗战斗力,等骨头越来越小,连吵架的劲儿都剩不下,到那时候,别说典礼没人出席,就连唱口号的人都找不着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0 阅读:0
木槿论事

木槿论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