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 俄罗斯与芬兰都陷入了沉默, 俄芬之间的能源协议,终于在拉锯不断的制裁交锋中断了,断的不仅是一纸约定,还有延续52年的务实合作。 这份1972年签署的协议,曾靠跨境水电站撑起两国能源纽带,如今随着俄总理11月1日签署终止令,彻底画上句号。 导火索是芬兰2022年起单方面停购俄电力,而深层里,芬兰加入北约后的政策转向,早已让双边关系裂痕难补,俄大使直言“两国关系从未如此割裂,堪比铁幕”。 制裁从来都是双刃剑。芬兰本就能源匮乏,此前90%天然气依赖俄罗斯,木材进口74%来自俄,如今不仅取暖木材告急,2025年煤电退场后,能源转型更添变数。 而俄罗斯虽失去欧洲小市场,却靠着2025年与中方签署的能源路线图,将天然气输气量稳步提升,再加上印度等国的采购,成功向东突围。 我分析后认为这场破裂的本质,是地缘博弈的缩影。2025年10月欧美加码制裁,瞄准俄能源出口命脉,但俄方用本币结算和东方市场破局。 52年合作的终结,不只是两个邻国的遗憾,更预示着全球能源格局正在重构——靠阵营对立维系的制裁,终究挡不住务实的资源流动,而被割裂的合作,想再续前缘怕是难上加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