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菲律宾的面,055大驱直接穿插美国航母战斗群,美军这次颜面丢尽了! 这事发生在黄岩岛南边大约200公里的海域,卫星拍下的画面清晰地显示,至少三艘055舰以高速姿态冲进美军阵型,把原本抱团的护航舰艇打散成零星小块。 美方那些驱逐舰像格里德利号和韦恩·E·迈耶号之类的,完全没来得及组织起像样的阻挡。 整个过程就发生在菲律宾眼皮底下,简直像场公开的实力秀,让人忍不住想,这回美军那张老脸可真挂不住了。 这场对峙的根源得从南海的整体局面说起,南海这片水域历来就是个火药桶,中国主张的历史权益在这里根深蒂固,而菲律宾作为邻国,一直在黄岩岛和周边海域有自己的领土诉求。 过去几年,菲律宾和中国在渔业资源和岛礁控制上闹得挺僵,菲律宾甚至拉着美国搞联合巡航和军演,试图借外力壮胆。 比方说,美菲每年都办的“肩并肩”军演,今年规模更大,涉及上千士兵和多艘舰艇,就在南海边缘练兵,表面上说维护自由航行,实际上就是在给中国施压。 美军航母群频繁现身这里,本来就是想展示肌肉,告诉大家谁才是老大。 可谁想到,这次尼米兹号带着它的打击群过来,本该是威风凛凛的巡逻,却碰上中国海军的硬茬。 尼米兹号这艘航母可不是新面孔,它服役快50年了,本来计划明年就退役,结果因为美国新航母福特级交付一拖再拖,只能让这老头子超期服役,继续在南海晃荡。 今年3月,它从华盛顿州的基地出发,开启最后一次部署,先在南海转悠一阵子,然后6月被调去中东支援,帮着应对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 等10月中旬,它又折返回南海,带着疲惫的舰体和机组,继续执行所谓“自由航行”任务。 谁知刚回来没几天,10月26日就出大事了:一架MH-60R直升机和一架F/A-18F战斗机在半小时内接连坠海,机组人员虽然获救,但事故原因指向燃料系统污染或者设备老化。 这俩家伙都是从尼米兹号上起飞的,摔进南海,顿时让整个打击群的士气低落。 更别提这次部署已经拖了7个月,远超正常6个月的周期,船员们累得够呛,舰艇也到处是小毛病,作战效率大打折扣。 就在这种背景下,中国055舰队出现了,这些大家伙是中国海军的骄傲,满载排水量1.3万吨,比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重出一大截。 火力配置更是吓人:112个垂直发射单元,能塞满各种导弹,包括鹰击-21那种超音速反舰弹,射程轻松过1500公里,能让任何航母群都头皮发麻。 055还用上了双波段雷达和一体化射频系统,探测能力超强,电磁兼容问题只有中国海军搞定,这让它在复杂海域里如鱼得水。 卫星图像显示,它们从黄岩岛方向高速逼近,直接以机动战术切入美军编队。 美方护航舰只有四艘,包括格里德利号和韦恩·E·迈耶号,它们试图调整阵型,但055的速度和灵活性太出色了,硬是把美军分割开来。 菲律宾海军当时就在附近海域巡逻,眼睁睁看着这场“穿插秀”,估计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是盟友美国吃瘪,另一方面是中国海军的强势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美军本想借航母威慑,可这次穿插事件让他们的阵型暴露弱点:老旧设备、长时间部署带来的疲劳,加上中国舰艇的先进性,让美方没法像过去那样随意横行。 这事一曝光,全球媒体炸锅了,美国海军赶紧发声明,说一切都在控制中,但内部调查显示,尼米兹的坠机事件可能和燃料污染有关,暴露了供应链问题。 菲律宾政府低调回应,只说继续加强与美国的防御合作,但民间舆论却热闹起来,很多菲律宾人开始质疑靠美国到底行不行。 中国这边,官方没大肆宣传,但军迷圈子里都沸腾了,视作海军实力的里程碑。 更大层面上,这加剧了南海的军事化,美中海军互动更频繁,风险也更高。 比方说,过去几年,中美舰艇近距离遭遇好几次,2018年兰开斯特号驱逐舰和中国舰艇差点撞上,这次穿插虽没直接碰撞,但警告意味浓厚。 美军内部也反思,福特级航母交付延误,让他们只能依赖老将尼米兹,结果在南海吃亏。 菲律宾夹在中间,最近还和美国签了新基地协议,让美军进驻更多地方,但中国经济影响力大,菲律宾也不敢完全倒向一方。 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作战,055舰就是标志,配备的鹰击-18和鹰击-21导弹,能在美军航母射程外发起攻击,让“航母杀手”的名号实至名归。 美军航母群过去是无敌象征,现在面对高超音速武器和先进雷达,防护圈越来越薄。 尼米兹的这次部署,本该是荣耀谢幕,却成了尴尬收场,坠机事件后,美军加速了航母现代化计划,但短期内还得靠这些老舰撑场面。 菲律宾的角度看,他们的海岸警卫队最近和中国海警在仁爱礁对峙多次,这次事件让他们更依赖美菲互防条约,但也担心卷入大国冲突。 这场对峙标志着南海力量平衡在悄然改变,美军再也不能单方面称霸,中国海军的自信心爆棚,大家多关注这些动态,维护和平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