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点名批评中国!德媒刊文表示,全球贸易体系被破坏,中国不是唯一的原因,却是主要的原因,要联手对付中国!11月4日,德国之声刊文表示,特朗普以其破坏性的关税政策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但全球经济关系早在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之前就已陷入了混乱,而中国虽不是造成这种混乱的唯一原因,但却是主要原因。 先不说别的,德媒嘴里的“产品倾销”,根本是在偷换概念。中国刚起步那阵,确实靠劳动力便宜接了些加工活儿,但现在能卖遍全世界的,早不是靠低价走量的小玩意儿了。 2024年咱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了全球一半还多,比亚迪的电动车在欧洲卖得火,靠的是刀片电池又安全续航又长;光伏组件能占全球80%的市场,是因为我们攻克了高效晶硅的生产难题,把发电成本砍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 这些东西要是真靠“倾销”,欧盟犯得着急着搞反补贴调查吗?说白了,就是我们的技术太能打,戳到他们本土产业的痛处了。 再说说“市场换技术”这事儿,从来都是两边都占便宜的事儿,不是中国单方面“捡便宜”。上世纪外国企业来中国,图的就是咱们十几亿人的大市场,还有稳定的产业链配套。就拿宝马来说,2024年在咱们这儿卖了71.45万辆车,光国产的BMW X5就交了快9万辆,在华赚的钱占了它总利润的三成多。 他们带来生产线的同时,中国企业也没闲着,从组装开始,一步步钻研零部件研发,慢慢实现突破。现在华为的5G技术、宁德时代的电池专利,全是靠自己砸钱研发出来的,不是从外企手里“抢”的。 要是真不遵守规则,这些企业早被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罚得喘不过气了,可事实是中国连续14年都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加入WTO以来关税从15.3%降到7.4%,比不少发展中国家都低。 德媒抱怨中国“冲击欧洲产业”,倒不如回头看看欧洲自己干了啥。这些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反倾销税,对电动汽车搞“碳关税”,美国更直接,把华为、中芯国际列进实体清单,搞技术封锁。这种动不动就拿国家安全当幌子的贸易保护,才是破坏全球贸易规则的罪魁祸首。 中国从来没逼着谁买我们的东西,反而一直是欧洲企业的大买家,德国的汽车零件、法国的红酒、意大利的奢侈品,每年都能从中国赚走几千亿欧元。2024年中欧贸易额突破8500亿美元,中国都连续七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了,真把中国当“对手”,最后吃亏的还是德国的汽车厂、化工厂。 全球贸易体系确实有问题,但根子是有些国家拉小圈子、搞单边主义,跟中国的发展没关系。疫情后全球供应链乱套,是因为美国乱印美元搞出了通胀,欧洲能源危机又把生产成本抬得老高,这些账怎么算也落不到中国头上。 相反,中国2024年进口了2.1万亿美元的商品,带动了东盟、拉美这些地方的经济增长,通过“一带一路”还帮沿线国家修了3万多公里铁路,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贡献。 德媒喊着“联合对付中国”,本质上是开错了药方。现在全球经济早就谁也离不开谁,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能帮欧洲达成“碳中和”目标,欧洲的高端制造技术也能帮中国产业升级。 与其跟着美国搞对抗,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规矩,比如在数字贸易、绿色能源这些新领域,定个统一标准。说到底,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才能让大家都分到蛋糕。中国从来不怕竞争,但就怕这种没道理的抹黑和打压,这点事儿,德媒真该想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