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今天(11月4日)报道:“德国外长与中国外长王毅通话,将重启访华行程。德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通话,双方就安全、经贸及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换意见,并同意尽快重启先前取消的访华行程。” 这位德国外长总算把之前的小九九给收回去了,之前他非得耍小聪明碰台湾问题的红线,把访华行程给作黄了。现在能有转机,全是靠他实打实表了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才换回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中方发的通稿,里面的说法很有讲究,这次不是外交上常用的“应约通话”,而是“应德方请求”。单是“请求”这俩字,就把瓦德富尔的被动和尴尬扒得干干净净。这意思很清楚,不是中方主动叫他谈,是德国自己急着找台阶下,主动找上门来商量重启访华的事。跟之前他想拿“台湾牌”跟咱们讨价还价的样子比,态度简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说真的,瓦德富尔当初那操作太不明智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核心,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底线,更是跟中国打交道的“入门规矩”。他偏要在这种敏感问题上试探,觉得靠这点小把戏就能给中国施压,最后只能是自讨没趣,访华行程被按下暂停键不说,德国企业在华的合作盼头也跟着受了影响。 要知道,中德可不是普通的生意伙伴,俩都是全球制造业的尖子生。不管是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还是新能源、化工领域,咱们的产业链早就拧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就说西门子,它在成都的数字化工厂,靠“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做成了智能制造的样板,2023年还追加11亿投资扩建苏州基地;巴斯夫更是砸了超100亿欧元,在湛江建全球最大的化工一体化基地,现在部分已经投产,一年产值就有几十亿;宝马在中国造了近3万个好工厂,大众、奔驰在中国的生产线,更是一丁点儿动静都能牵动全球供应链。这些实打实的合作,哪一样不比玩“台湾牌”靠谱、有价值? 德国企业比谁都清楚中国市场有多重要。现在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往制造强国转,对高端技术和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德国的“工业4.0”战略,正好能跟咱们互补。反过来,中国完善的供应链、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是德国企业全球布局的重要靠山。瓦德富尔之前那套操作,等于拿两国企业的利益当赌注,难怪当时德国商界就有不少人不满意。 现在总算熬出头了,瓦德富尔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访华行程才重新摆上桌面。这事儿也给所有跟中国打交道的外国官员提了个,跟中国合作,诚意比耍套路重要,底线绝对不能碰。中德合作的底子是相互尊重,特别是在核心利益上,半分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咱们俩是全球前两大制造国,中德供应链稳不稳,不光关系到两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回暖都很重要。现在德国外长总算走对路了,接下来就看他干实事的样子。希望他这次访华,能把心思放在实打实的合作上,别再犯短视的错,说到底,搞对抗没一个能赢,只有携手一起赚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