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就扔了一句话,全世界的空气都安静了。他说,美国的“战斧”导弹要是敢碰俄罗斯一

百日依山尽 2025-11-04 11:41:36

普京就扔了一句话,全世界的空气都安静了。他说,美国的“战斧”导弹要是敢碰俄罗斯一下,那报复绝对是“毁灭性”的。然后,平时拽得二五八万的美国,这次居然没吱声。这事儿就很有意思。   全球舆论还在热议美国是否会向乌克兰提供 “战斧” 导弹,普京的一句话直接让喧闹的讨论陷入沉寂。当地时间 10 月 23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公开讲话中明确表态,若美国的 “战斧” 导弹敢碰俄罗斯一下,俄方的报复绝对是 “毁灭性” 的。 这番强硬宣言抛出后,此前频频释放援乌信号的美国,罕见地选择了沉默,白宫既未反驳也未继续推进相关计划,这种反常的安静让局势变得格外微妙。 这场风波的起因,是美国对乌军事援助态度的突然转向。10 月下旬,多名美欧官员透露,美国国防部已完成评估,认为向乌克兰提供 “战斧” 导弹不会影响本国库存,已向白宫开绿灯,将最终决定权交给总统特朗普。 要知道,“战斧” 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超过 2000 公里,一旦交付乌克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及西部工业区等核心地带都将进入打击范围,其威胁程度远超乌军目前使用的射程仅 300 公里的 “风暴阴影” 导弹。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此前的一系列动作。特朗普政府刚宣布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实施新制裁,直接导致全球油价上涨 5%,随后又释放出可能提供 “战斧” 的信号,同时解除了对乌克兰使用西方远程导弹的限制,等于把俄罗斯本土纵深暴露在打击风险中。 在此之前,特朗普还主动提议与普京举行第二次 “普特会”,转头又宣布推迟会晤,这种出尔反尔的操作被俄方视作赤裸裸的施压。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普京的警告并非空口威胁。就在表态前,俄军已举行大规模 “三位一体” 核演习,陆基、海基洲际导弹相继发射,携带核导弹的战略轰炸机也升空开展模拟核打击,把全球最大核武库的威慑力摆到了台面上。 俄杜马官员阿列克谢・茹拉夫廖夫还公开证实,S-350、S-400 等防空系统早已严阵以待,专门应对可能出现的 “战斧” 威胁。俄罗斯军事分析人士更直言,乌军即便获得 “战斧” 也缺乏部署能力,陆基发射更是逃不过俄防空系统拦截。 美国的沉默背后,藏着难以回避的现实困境。数据显示,美军自 2022 年以来仅采购 200 枚 “战斧”,能援助乌克兰的数量可能不足 50 枚,而乌克兰要达到战略效果每月至少需要 100 枚,供需差距悬殊让援助承诺沦为空谈。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政府此前刚恢复对乌军事援助,这是其上任后首次亲自签字授权新的对乌军援项目,此前乌克兰接收的援助全靠拜登时期的遗留协议,这种摇摆态度本就难掩战略犹豫。 局势的微妙还体现在各方反应中。普京的盟友梅德韦杰夫直言特朗普是 “侃侃而谈的和平缔造者”,实则在走向对俄开战之路,呼吁俄罗斯 “抛弃幻想” 专注战场胜利。 西方阵营内部也裂痕渐显,欧盟因禁运俄液化天然气早已争论不休,部分成员国对能源短缺的担忧日益加剧。印度作为俄罗斯海运原油最大买家,考虑大幅削减进口规模的动向,更给俄能源出口 “向东转” 计划蒙上阴影。 11 月 2 日,特朗普在 “空军一号” 上终于打破沉默,称目前 “并未认真考虑” 向乌克兰提供 “战斧” 导弹,还表示双方 “仍在激烈交战,没有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高调释放信号到低调降温,这场围绕 “战斧” 导弹的博弈,本质是大国权力边界的激烈碰撞,每一次表态都是试探,每一次行动都是施压。普京的 “毁灭性报复” 警告,显然让美国重新掂量了触碰红线的代价。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0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