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忍的时候,中美打不起来。中国不忍的时候,中美有打起来的风险。但中国忍了你美国

古今知夏 2025-11-04 11:10:13

中国忍的时候,中美打不起来。中国不忍的时候,中美有打起来的风险。但中国忍了你美国几十年,把中国习惯当成日本韩国了,还是把中国习惯当成法国德国了?说白了,这中美之间的事压根没那么复杂,中国愿意忍的时候,天塌不下来;可要是中国不想忍了,那风险就真得拎出来好好掂量掂量。 1999 年 5 月 7 日的贝尔格莱德,美国 B-2 轰炸机的五枚炸弹,精准砸向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理由居然是 “误炸”。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妻子朱颖,当场倒在血泊里再也没醒来。 消息传回国内,全国人都炸了。高校学子举着标语涌向美国驻华使馆,华人华侨在海外街头抗议,网上的怒火更是烧得滚烫。这可是赤裸裸的主权侵犯,换谁都难咽下这口气。 但中国没跟着冲动,没想着立马动武报复。反而沉着应对:召回驻美大使,在联合国狠狠揭露美军的非法行径,逼着北约道歉、赔钱、追究责任。 最终美方掏了 4500 万美元赔偿,还公开说了对不起。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份 “忍” 的背后,是中国闷头搞国防的狠劲。从那以后,隐形战机悄悄立项,反舰弹道导弹加速研发,太空预警系统慢慢搭建,每一步都憋着 “再也不被动挨打” 的劲。 才过了两年,南海空域又起风波。2001 年 4 月 1 日,美国 EP-3 侦察机在海南岛附近晃悠,搞非法侦察。突然一个大转弯,就撞上了中方跟踪的歼 - 8Ⅱ 战斗机。飞行员王伟的战机瞬间失控坠毁,他在无线电里留下最后一句 “81192 收到,我已无法返航”,成了无数人心里的痛。 更气人的是,美方不仅不认错,还倒打一耙,要求中国赶紧放机组人员、还飞机,甚至派了两艘驱逐舰往南海赶,想施压。换别的国家,可能早就撕破脸了,但中国还是稳住了。 经过 11 天的拉扯,美方终于递了致歉信,承认闯了中国领空。中国达成目的后,才让机组人员离开。而王伟牺牲的海域,后来成了中国海军的重点警戒区,近海巡逻机制也慢慢完善起来 — 这 “忍”,从来都是有来有往。 2016 年的南海仲裁案,更是把 “忍” 和 “刚” 的平衡玩到了极致。菲律宾在美国撑腰下,搞了个所谓的 “仲裁”,结果全偏向自己。 美方立马派了双航母战斗群过来,摆足了要动手的架势,逼着中国认这个荒唐的裁决。但中国压根不接招,明确说 “仲裁结果就是张废纸”,同时又通过外交渠道,跟其他国家说清道理,争取支持。 表面上克制,背地里却早有准备。中国三大舰队齐聚南海,搞了场大规模实弹演习,火箭军还亮了东风 - 21D 反舰弹道导弹,岸、海、空、天全方位戒备。 美方一看这阵仗,航母战斗群悄悄撤了,仲裁案最后也不了了之。这就是中国的 “忍”: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怕事;不跟对方硬碰硬,但也绝不会丢了核心利益。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 “忍” 是在攒劲。每一次忍耐之后,国防实力都在往上冲,国际影响力也在提升。从使馆被炸后搞国防研发,到撞机后完善近海防御; 从黄海危机后强化区域拒止能力,到南海仲裁案后巩固岛礁防御,中国的 “忍” 从来都不是白忍,是为了以后不被动。 现在美国还在瞎折腾,总想挑战中国的底线。但他们忘了,中国的忍耐早就不是当年的 “别无选择”,而是 “我想选和平”。 要是真把中国逼到不忍的地步,要是触碰了那些不能碰的红线,美国迟早会明白:中国的 “忍” 是给和平留余地,一旦收回这份余地,就没回头路了。 上头 聊热点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