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中国外交部连出“三板斧”:宣布延长法国等国家的免签政策至2026年12月3

景铄看科技 2025-11-04 10:57:12

周一,中国外交部连出“三板斧”:宣布延长法国等国家的免签政策至2026年12月31日;将瑞典纳入免签,直至明年12月31日;决定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加拿大团队游业务。这3项决定合在一起,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又一明确无误的宣示,它们在11月份的第一个工作日对外发布,进一步强化了世人对中国与西方国家扩大人文交流和经济合作的乐观预期。 先从延长免签政策说起。去年底,六国试点免签的消息一出,欧洲各大旅行社和航空公司立刻嗅到了商机,纷纷加码对中国市场的布局。这次再度延长,等于是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外交部的表述很清楚: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给出的时间跨度不短,意味着中国希望这种便利化安排成为常态而非短暂窗口。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对这六国旅客的欢迎,也是对全球释放出的友好信号:中国开放的大门不是一阵风,而是有制度、有节奏、有底气地持续推进。   而把瑞典纳入免签序列,虽然表面看是“加一个国家”,但它所代表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瑞典是北欧的重要国家,虽然人口不多,但在科技、环保、制造等领域有着相当的话语权。   中瑞之间的交往也一直比较稳定,此时将其纳入免签国家行列,是在进一步完善对欧洲的免签地图。   从地理上看,法国、德国、意大利位于西欧,瑞典在北欧,中国正以点带面逐步织密通往欧洲的人员往来网络。这种布局方式,既考虑到已有成果的巩固,也兼顾到未来合作的拓展可能。   再来看恢复赴加拿大团队游这一项。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旅游业务重启”那么直接。众所周知,加拿大在过去一段时间中与中国的关系经历了一些波折,双边交流一度降温。   如今恢复团队游,显然是双边关系出现了积极变化的一个侧面体现。更何况,团队游业务背后牵动的是航空、住宿、保险、导游、零售等多个产业链条,对国内外经济的带动效应不容小觑。   从政策层面来看,这是对旅游业全面复苏的强有力支撑,也展现出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的成熟与稳健:不会因为一时摩擦而封闭大门,而是始终以互利共赢为出发点,寻找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这三项政策如果放在一起解读,不难看出一个共同的方向:中国正在通过优化签证政策和出境游安排,用更具温度的方式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   在当前全球竞争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没有选择沉默,而是主动出击,通过制度性安排来提升对外开放的确定性。   这种确定性不是口号,而是通过一项项具体政策落地来实现的。它不仅增强了外界对中国开放环境的信心,也为中国自身的经济复苏和结构调整注入了活力。   同时,这种政策组合也体现出中国对不同国家关系的精准把握。对欧洲,是稳中有进,逐步扩大免签范围,释放善意;对加拿大,是在恢复中寻求新平衡,推动对话重启;   对国内旅游行业和对外投资者,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正重启那些因为疫情而中断的国际联系,并希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让这些联系变得更深更广。   外交部的“三板斧”,每一斧都落在实处,每一斧都直指问题要害,没有虚招,也没有花拳绣腿。   如今的国际局势并不轻松,多边合作机制受到冲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时有抬头。   但中国始终坚持扩大开放的步伐没有停下,正是因为深知:开放才有交流,交流才有合作,合作才有发展。   这三项政策,无论是对外释放善意,还是对内激活经济活力,都是顺势而为、因时而动。中国并不是在等待世界改变,而是在用实际行动在推动改变。   因此,这次中国外交部的“三板斧”,不仅是对外开放的延续,更是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外交的缩影。   免签、团队游、跨国往来,在这些看似轻松的话题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对世界的理解和回应。有温度,有力度,有节奏,是对当下世界最清晰的回应,也是一种从容、坚定的国家姿态。   素材来源:外交部:中方延长对法国等国免签至2026年底 并对瑞典免签 2025-11-03 15:37·人民日报

0 阅读:0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