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韩国这次领导人会晤,我觉得其最大的历史意义,是美国精英层认知改变的一个标志

赵财苗 2025-11-04 05:55:20

中美在韩国这次领导人会晤,我觉得其最大的历史意义,是美国精英层认知改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个认知改变,就是从美国是凌驾于中国之上的霸权国家到中美是平起平坐的国家。虽然还有很多华盛顿反华分子不认可,但特朗普的认可极具代表性。 ​这种认知改变非常重要。这让华盛顿那边不至于发生大的误判,极大降低中美擦枪走火的可能性,这为两国进行“和平”竞争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凭心而论,在这个过程中特朗普“功不可莫”,是他在强力推动这种认知改变,而传统的建制派是不可能这么做的。而这也说明特朗普这个人是现实主义者,他这样的人反而相对好打交道。因为他很简单,崇尚实力、讲求现实,不会为虚名消耗国家实力。 要我说,特朗普这份“现实主义”,是被一次次硬碰硬的较量打出来的,不是坐在白宫里空想出来的。他刚上台那阵儿,满世界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对着中国贸易清单一砍再砍,2018年直接把对华关税税率从10%飙到25%,还放话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结果呢?美国农场主先扛不住了——中国暂停进口美国大豆后,中西部农场的大豆堆成山,价格跌得比成本还低,不少老农拿着补贴都填不上亏空,跑去白宫门口举牌子抗议。这还不算,美国汽车厂商更头疼,中国是他们最大的海外市场,加征关税后车价涨了,销量掉了近三成,通用、福特的财报里,中国市场的亏损数字刺眼得很。 他后来想在科技领域卡我们脖子,搞芯片禁令,不许企业给华为供货。本以为能把华为逼到绝境,可没半年就发现,美国芯片厂商先慌了——华为每年采购几百亿美元的芯片,这部分订单没了,高通、英特尔的工厂开工率直降,股价跌得股东们天天打电话骂街。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中国的芯片企业反而被倒逼得加速突破,中芯国际的14纳米工艺稳定量产,华为自研的鸿蒙系统用户破亿,原本依赖进口的射频芯片、光刻胶,也有了国产替代方案。到2023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直接跑到国会游说,说再这么禁下去,美国芯片产业就要失去全球竞争力了。 反观传统建制派,他们总抱着冷战思维不放,一会儿拿“人权”说事,一会儿在南海挑事,看似闹得凶,其实都是虚招。就像前几年他们鼓噪“航行自由”,派军舰闯南海岛礁邻近海域,结果呢?中国海警船每次都依法依规跟踪监视,既没激化矛盾,也没让半步,反倒让周边国家看清,美国只是来搅局的,中国才是真心维护地区稳定的。这种“为了面子丢里子”的事,特朗普才不干——他心里门儿清,没有实力支撑的霸权都是花架子,与其在意识形态上掰扯,不如坐下来谈实际利益。 这次韩国会晤上,他主动提到“要和中国公平竞争”,这话放十年前,美国政客根本说不出口。这不是他突然变温和了,而是中国这几年的发展让他不得不认账——从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60%,到5G基站数量比其他国家加起来还多,再到在联合国安理会一次次用实际行动维护多边主义,中国的实力就摆在那儿,不是靠嘴说就能否定的。 不过话说回来,也别觉得特朗普认可“平起平坐”就万事大吉了。他的现实主义本质是“利益至上”,今天能因为需要中国市场而缓和关系,明天也可能因为选举需要而变脸。但不管怎么说,这次会晤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的“霸权滤镜”,让更多美国精英明白,和中国打交道,必须放下身段讲平等——这才是最实实在在的进步,也是未来中美避免冲突、管控分歧的关键前提。

0 阅读:0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