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包围圈第一批乌军投降了,2名乌军士兵已经投降!向俄军招供,在红军城包围圈里

百日依山尽 2025-11-03 16:41:16

红军城包围圈第一批乌军投降了,2名乌军士兵已经投降!向俄军招供,在红军城包围圈里,非常艰苦,乌军高层冷漠,因此决定投降! 红军城的废墟上空,两架举着白旗的身影打破了持续数月的胶着,这是这场要塞争夺战中第一批公开投降的乌军士兵,他们的出现让顿巴斯战场的天平开始显现倾斜迹象。没人能想到,这座被乌军视为东部防线 “后勤咽喉” 的战略要地,会以这样的方式迎来战局转折。 这两名士兵走出藏身的损毁民宅时,身上的军装早已沾满尘土,面容疲惫不堪,手中没有任何武器。他们向俄军说明的处境,揭开了包围圈里不为人知的艰难。在这片约 60 平方公里的被困区域,乌军士兵的生存已陷入绝境,面包和饮用水需要严格分配,每一口都要省着用,而弹药和药品的短缺更是到了致命地步。 原本寄托希望的地下防御工事,早已被俄军精准打击摧毁,那些投入 1.2 亿美元打造的 “地下长城”,在重型航空炸弹的冲击下沦为废墟,数百名同伴被困地下无法脱身。 这样的绝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自 2024 年 8 月俄军发起大规模进攻以来,红军城就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俄军集结了两万七千名士兵、上百辆坦克和两百多辆装甲车,形成绝对兵力优势,通过 “三面包围 + 火力封锁” 的战术,逐步收紧包围圈。 北、东、南三面的持续压迫,让乌军只能退守西侧仅存的狭窄通道,而这条通道早已被俄军的炮火和无人机变成 “死亡走廊”,补给车队根本无法突破,多次夜间补给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士兵受伤后只能弃车撤退。 在长达数月的围困中,乌军士兵经历了一次次绝望。他们曾 23 次试图突围,却都被俄军击退,北线仅剩的 3 公里出口被密集炮火封锁,任何移动都会成为无人机的打击目标。 更让士兵心寒的是高层的冷漠,指挥部承诺的救援和补给始终没有兑现,所谓 “一切都会好起来” 的安慰,在弹尽粮绝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泽连斯基虽然承认局势 “异常艰难”,甚至称之为 “绞肉机” 模式,却仍下令 “不惜一切代价死守”,紧急调派的增援部队刚抵达外围就陷入新的包围圈,根本无法解围。 俄军的劝降攻势也在同步推进,公开承诺保障投降士兵的安全,甚至会为遭乌军督战队拦截的士兵提供火力掩护。这一举措在乌军士气低落的背景下,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 要知道,红军城的战略价值无可替代,它掌控着顿巴斯地区最后的铁路和公路要道,一旦失守,乌军顿涅茨克军事集群的补给走廊将被彻底切断,整个东部防线可能后撤 40 公里。如今俄军已控制城市 70% 的区域,每天以 2-3 公里的速度压缩包围圈,31 个乌军营被死死围困,这场战役的走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两名士兵的投降,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寒冬临近,能源紧张和物资短缺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西方援助的重装备还需时间才能抵达,而乌军士兵的战斗意志已被持续的困境不断消磨。这场围绕红军城的争夺战,不仅关乎一座城市的归属,更可能成为俄乌冲突的重要转折点。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69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