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正式宣布!据路透社报道,荷兰正式启动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规,不光直接禁了ASML向咱们出口DUV设备,管制范围还又扩大了,连敏感领域的新合作都一刀切禁止。 中国芯片厂商过去基本靠DUV光刻机撑着产线,像中芯国际这样的大厂,手里用的主力设备大多都离不开ASML。 而这个设备覆盖了从7纳米到130纳米的芯片,不仅智能手机、汽车、家用电器,对整个半导体产业来说都是不可缺的核心装备。 禁令一出来,工厂可能修都修不了,产线扩不起来。更不只是制造端的问题,后面连手机、汽车等下游产业都可能涨价或者断货,这事最后会连到每个消费者头上。 数据显示,仅2023年中国芯片设备进口支出就有87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ASML的产品,2024年第一季度他们卖给中国的设备占了总销量的一半,把台湾和韩国加一起都没中国市场重要。 而荷兰并不好受,ASML新规定刚落地,股市直接跳水,公司高层之前就警告过,出口管控其实是砸自己的饭碗。 全球半导体产业本来是互相配合的生意,现在被政治一脚踢成了博弈场,荷兰议员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美国干预的不满,但最后谁让美国掌握了核心技术,胳膊拧不过大腿。 美国之所以这样做算盘很清楚,意图就是卡住中国半导体的上游,只要光刻机这块死守,中国就只能继续做中低端芯片,最终不得不低头去买美国产品,利润和技术都被美国牢牢抓住。 但是华盛顿没算到一点,外部压力下,反而逼出了中国自己的创新路。最近几年,中国芯片产量一涨再涨,进口额都少了近两成,除了那些顶级芯片,高性价比的产品已经能自给自足。被打压反变成加速国产替代的新动力。 ASML前任CEO早就预警过这种结果,技术越封锁,中国反而越快崛起。荷兰的这步棋其实是美国用来敲打全球科技市场的工具,伤了中国,也让荷兰自己亏了不少,全球分工的基础一点点被撬动。 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谁把商业设备变成了政治武器,谁最后可能两头都不讨好。中国半导体进步已经进入快车道,谁也挡不住。 光刻机管制落地带来的震荡,远不只是企业数字上的缩水,更像是在全球产业链里投下一记重拳。 每一个产线的停摆,每一笔取消的合作订单,每一轮技术封锁的加码,都会逼着中国补上自己的短板。 最后这种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劲头,很可能打破国际科技市场原有的平衡。谁都知道,现在是困难,但再难只要方向没错,坚持下去,总有光明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