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

山河又月明 2025-11-03 15:00:22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 俄专家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中国新式武器的性能数据摆在那儿,硬邦邦的全是底气,但藏在这些漂亮数字背后的短板也真真切切存在。 就说东风-17,国防部2024年装备发展报告里明明白白写着射程超2000公里,末端速度飙到10马赫,那“钱学森弹道”能在大气层边缘像打水漂似的滑翔变轨,美国导弹防御局2025年测标准-6导弹,拦这种目标成功率才28%,跟蒙着眼睛扔飞镖差不多。 再看055大驱,112个通用垂发单元跟蜂巢似的,反舰、防空、反潜导弹都能塞进去,美军最新的伯克Ⅲ型才96个,连反潜导弹都比咱们的鱼-8短30%,单看纸面上的参数,咱们确实把优势摆得明明白白。 还有歼-20,隐身涂层、有源相控阵雷达样样配齐,航程比F-22多出近500公里,内置弹舱能挂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比美军AIM-120C远一倍还多。 东风-21D更不用说,专门盯着航母打,射程1450-1750公里,高超音速弹头让美军拦截的反应时间只剩秒级,斯蒂姆森中心2024年底的报告都算过,一轮齐射就能瘫痪冲绳美军基地的跑道24小时以上。 可这些厉害家伙,几乎没一个真正上过战场见真章,全是在演习场和试射靶场里刷的成绩。 2017年东风-17两次试射,1400公里外命中靶心,误差就几米,2022年央视公开发射画面,看着确实震撼,但那都是在预设好的靶场环境里,没有复杂的电磁干扰,没有对手的反制手段,更没有战场环境里的风沙、温湿度突变这些意外。 朱日和演习再逼真,蓝军旅再像“磨刀石”,2014到2016年打了33场赢32场,也只是模拟出来的战场变量,跟真枪实弹的生死考验比,还是差了点意思。 就像平时练投篮百发百中,到了总决赛的高压赛场,手一抖可能就偏了,武器也是这个理,演习里的精准度到了实战中未必能原样复刻。 美军的武器虽然参数不一定占优,但多少都经受过战场的“敲打”。战斧巡航导弹在阿富汗、伊拉克扔了几千枚,一开始也有故障炸偏的情况,后来越用越顺手,精度和可靠性都跟着提上来。 F-16在叙利亚炸过军火库,在科索沃执行过空袭,就算打的是低烈度治安战,至少知道在沙尘环境里发动机容易出什么问题,雷达在复杂地形下怎么调整参数。 咱们的055大驱服役这些年,参加过远海演习,跟航母编队协同过,但从没在实战中应对过饱和攻击,那些112个垂发单元连续发射会不会卡壳,雷达在强电磁干扰下能不能稳住,这些都得打个问号。 更关键的是体系磨合,现代战争不是单一武器的比拼,是卫星、雷达、通信、后勤一串链条的较量。咱们的北斗系统覆盖全球,数字化指挥也越来越成熟,但这些系统没在实战中跟武器彻底拧成一股绳。 比如东风-17要靠卫星定位和预警雷达指引,万一卫星信号被干扰,能不能快速切换到其他制导方式?演习里练过,但实战中对手的干扰强度和方式可能完全不一样。 美军在阿富汗虽然打了二十年治安战,算不上高强度大国对抗,但至少他们的无人机、导弹、地面部队的通信协同经过了实战检验,知道哪里容易掉链子。 还有量产和后勤的问题,东风-17部署了数百枚,看着不少,但真要打起来,持续补给能不能跟上?武器坏了能不能快速维修?这些细节演习里很难模拟到极致。 1998年抗洪、2008年汶川地震里,解放军的后勤保障很给力,但那是救灾,跟战场上火力覆盖下的补给完全两码事。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M1A2坦克坏了,前线维修车能在几小时内修好重返战场,这都是实战磨出来的经验,咱们还没机会练这个。 不是说咱们的武器不行,相反,能造出这么多参数领先的家伙已经很牛了,就像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开着一辆顶配跑车,车是好车,可没上过高速,不知道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处理。 俄专家说的缺点,本质上就是缺了点实战的“历练”,那些漂亮数据还没经过硝烟的验证。东风-17再快,没在实战中突破过真正的反导网;055再强,没在实战中扛过一波真的攻击,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坎。 不过话说回来,没实战经验也不是坏事,说明咱们几十年没打过仗,和平环境才是最宝贵的,真要是到了需要这些武器发挥作用的时候,说不定演习里练的那些本事,结合着武器的硬实力,也能打出漂亮的仗来。

0 阅读:92

猜你喜欢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