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官的鄙视链:保定系为何看不起黄埔系?一句话告诉你答案。民国军官有一条约定俗成的鄙视链,保定系看不起黄埔系,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保定系认为黄埔系那是半路出家,不算正统军人。 不得不说,这句话完全把民国时期的军官培养体系说完了,要知道,当时的军官培养,其实就是从学校出身方面决定,从整体方面来分析,当时民国军官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日本留学毕业回国,有陆军士官大学的进修经历,这类人在民国军官的鄙视链当中一开始占据上层地位,像是北洋政府任命的军官,大部分都来源于留学人员。 到了中国军事培养教育体系发展兴起,保定军校就成为军事领域的首位,由于其筛选条件严格,能够进入的人无一不是精英,在国民党的部队当中,保定军校毕业成为一张亮眼名片。 其军官的七成左右这时候都出自保定军校,再然后就是黄埔军校,这两个学校的培养方式大为不同,前者是小学、中学、预备学校的三阶段筛选,然后才是保定军校。 这说明能够从保定军校毕业需要经历多重考验,而黄埔原本是应对紧急战事,本身是想着依靠短时间培养出优秀人才,这就导致部分人员进入几个月后就离开前往部队。 因此,保定军校内部什么都学,而黄埔内部就讲究针对学习,因此,保定军校认为黄埔军校毕业缺乏理论支撑,很多领域都是不求甚解,而黄埔军校对保定军校大部分保持了敬重。 毕竟在抗战打响前,保定系在国民党军队当中地位更高,黄埔系本身缺乏背景,只能依靠实打实的战功提升地位,但我们从历史进程就能看到,蒋介石在国民党军队中上位。 这就让黄埔系的毕业生身份水涨船高,到了抗日期间,国民党军队当中大部分军官就变成了黄埔系,而且这时候的黄埔系对待保定系就没那么尊重了,主要在于实际战争检验过了。 保定系这边虽然懂的东西更多,但因为长期学习理论的缘故,对战场局势变动无法及时处理,导致很多战机延误,国民党部队当中的黄埔系一开始地位不高,但负责战场上的行动。 对于保定系的指挥,他们心存疑惑,最终自然产生了不少矛盾,而且由于保定系一开始的培养战略有点接近日本陆军军官学校,这导致日军部队了解保定系的战法。 一系列因素结合起来,保定系战绩不佳,自然就开始被人质疑,黄埔系也就此摆脱看前辈的氛围,开始营造新的鄙视链,也就是留学回来且进入黄埔的算一档,单独黄埔的算一档等等。 可见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关于军官鄙视链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而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实都在于相应群体在当时发挥了多少历史作用,然后用来确立其历史地位。 参考资料: “保定系”的盛衰与“黄埔系”的荣辱丨抗日战争纪念网

你卖我买nnn
黄埔许多教官来自保定,但保定没一个黄埔教官,其实就是先有保定后有黄埔。不过后来黄埔的贡献大。
用户45xxx00
最后都被李云龙的编筐系给鄙视了😒
隔壁老王 回复 11-04 02:49
别拿李云龙说事,那电视剧不咋地
刘昀
黄埔名气大于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