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对荷兰半导体稀土的管控限制,正当大家以为荷兰会服软的时候,10月31日,荷兰出台更严厉芯片设备出口新规,对DUV光刻机实施精细化管控,进一步限制与中国芯片领域合作,此举与中国近期升级的稀土管控形成直接对冲。 荷兰政府说这是为了“军事安全”,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被美国逼的,毕竟ASML的设备里55%的零件都得靠美国,美资还占了ASML 30%的股份,可荷兰这一“硬气”,自己先倒霉了。 更惨的是,荷兰半导体产业12万员工里,20%的岗位都靠对华贸易,本土供应商对华销售额普遍超20%,长期不卖东西给中国,怕是要裁员裁到哭。 荷兰一卡中国设备,中国立马亮出稀土这张王牌,最新稀土管控规定说,只要光刻机里用了0.1%中国来的稀土,就得申请许可。 在ASML的光刻机里,每台设备需超10公斤稀土磁体,成本占电机成本的30%,不仅如此,镜头抛光还仰仗中国的高纯度铈基材料,由此可见,相关材料在光刻机制造中至关重要。 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手里,荷兰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替代的,ASML的稀土库存只够撑8周,这“你卡我设备,我卡你资源”的架势,荷兰政府现在肯定头疼死了。 政府政策卡得死死的,ASML只能自己想办法“突围”,它新出的NX2000系列机型,通过改改参数就避开了管制标准,客户只要花800万美元适配一下,就能用7纳米芯片生产,相当于绕开了限制。 与此同时,ASML计划于苏州设立技术服务中心,储备价值5亿美元的零部件。这一举措可将设备维修时长从45天大幅缩减至15天,有力对冲审批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际上,ASML深知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中低端芯片需求在全球占比超70%,而这恰是DUV设备的核心市场。如此巨大的“蛋糕”,ASML怎么会轻易舍弃? 看着这场芯片和稀土的“互卡”大戏,我就觉得荷兰这波操作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在旁边煽风点火,荷兰就当了“出头鸟”,结果自己先摔了个大跟头。 ASML本来可以靠着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却被政策绑得死死的,股价大跌,营收缩水,员工还可能被裁员。 而中国呢,稀土牌一打,直接掐住了荷兰的“脖子”,让ASML的稀土库存只能撑8周,这种被“卡脖子”的感觉,荷兰现在肯定深有体会。 更关键的是,这种封锁反而让中国更快地实现了技术突破,这说明啥?说明封锁从来不是发展的终点,反而会成为自主创新的催化剂,荷兰以为卡住中国的设备,就能阻止中国的发展,结果却让中国更快地实现了技术突破。 科技本来应该是推动人类进步的,而不是用来搞地缘政治博弈的,当技术封锁成了常态,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荷兰的禁令看似给中国产业发展设置了障碍,实则让更多企业认清了“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的现实。 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肯定要重组,但这种重组不应该是对立和割裂的,而应该是多元和互补的,只有尊重市场、公平合作,才能让产业链稳定和繁荣,荷兰的这次政策冒险,估计会成为它半导体产业史上的一次深刻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