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双座型的歼-20S,还是体量巨大的国产六代机原型机,抑或是在9•3阅兵中亮

儒雅随和老军迷 2025-11-03 11:49:09

无论是双座型的歼-20S,还是体量巨大的国产六代机原型机,抑或是在9•3阅兵中亮相的多款新型无人机。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中国在“有人驾驶战机+无人僚机”这一体系的开发和搭建领域,毫无疑问地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而今,不仅是人民空军有望率先实现这一点,海军航空兵的发展速率同样不慢。明显为满足上舰需求而生的“拥有着舰尾钩”的国产隐身无人机,终于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从国内社交媒体流出的照片来看,1架与攻击-21无人攻击机外形极度相似的无尾飞翼布局战机,于近期开启了自己的试飞工作。根据该机安装有空速管,且前三点起落架全部放出的稳妥状态来推断,其试飞工作应该处于初期阶段,这符合国内外各类新型航空器首飞或初期试飞时的惯例做法。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架无尾飞翼构型无人机的尾部居中位置,向斜后方放出的着舰尾钩清晰可见。很显然,尾钩的存在说明其是一款为上舰而生的舰载机,未来可能登上诸如国产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和电磁弹射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等。 于是乎,我们不妨对该机的用途和任务定位进行一番简单的推测。通常来说,无尾飞翼式气动布局飞行器有着天然良好的雷达隐身效果,适合执行各类隐匿任务,但缺点在于机动性较差,特别是转弯半径偏大且难以超音速飞行。这样想来,相比起执行对空作战任务,疑似舰载型攻击-21无人机最主要的功能,或应为航空侦察和对面打击,在充分发挥自身雷达隐身效果好的前提下,搜集敌方情报信息或遂行对地对海攻击。 基本上,如果该机与有人驾驶的歼-35隐身舰载机相配合,那歼-35完全可以在对面攻击任务中“坐镇后方”,指挥无人机先行接近和突破敌方防空网,并让无人机寻求机会摧毁敌防空雷达和阵地,以便打开突破口,然后再由有人驾驶战机执行突入敌纵深空域。 当然,以这款无人机遂行对空作战,倒也不是完全不行。虽然机动性较差且基本不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但执行超视距迎头截击类对空作战,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相比起截击来袭的敌方战机或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等高速目标,或许亚音速反舰巡航导弹才是更适合该机拦截的对象。毕竟,不能强行要求一款机动性有限的飞机去完成“快速爬升和快速抢占有利高度”。唯有在面对诸如美制“鱼叉”等速度较慢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时,该机的拦截概率才会更高一些。 最后要说的是,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高性能喷气式隐身舰载无人机服役纪录。美国的MQ-25“黄貂鱼”虽具备拓展出对面攻击能力,但美国海军并未将此事提上日程;土耳其的“红苹果”能否发展出舰载型,现在看来还不确定。可以说,舰载型攻击-21就是世界上第一款明确为上舰而生的打击型无人舰载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主业为对空作战的国产制空类舰载机也将逐步问世,歼-35的无人僚机型号恐绝非只有一款。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儒雅随和老军迷

儒雅随和老军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