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感到很憋屈!在中美会晤之后,德媒刊文表示,中美会晤,这更加证明欧洲越来越无足

亨克孤独 2025-11-03 11:31:10

德媒感到很憋屈!在中美会晤之后,德媒刊文表示,中美会晤,这更加证明欧洲越来越无足轻重!11月2日,德媒表示,德国经济界并不认为中美会晤带来了曙光。工业界代表不认为中美关系缓和会立刻解除全球贸易僵局。欧洲在中美之间几乎无足轻重——中美的会晤行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德国政界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现实。   对德国和欧洲而言,中美在韩国的会晤来得正是时候。虽然会议几乎没有实质成果,但仍然意义重大。因为两位领导人在谈及中美关系时,将两国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却完全没有提及欧洲这个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这一细节表明,中美都只将欧洲视为第三等级的旁观者。很显然,对于这一次中美会晤,德媒感到很失落。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特意刊文拆解了会晤的细节,字里行间全是无奈。该报提到,中美谈判时中方态度明显更有底气,主席直接亮明“经贸要算大账看长远”的态度,美方最后取消了10%的“芬太尼关税”,还暂停了对华物流行业的调查,中方只是相应暂停反制。整个过程里,没有任何一方提到要和欧洲商量,甚至没提欧洲的利益诉求。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舒曼看得更透彻。他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欧洲不能再幻想美国会兼顾盟友利益,这次中美缓和关系,美方对欧盟关心的钢铝关税、汽车补贴问题半个字没提。舒曼的话戳中了德国经济的痛处,要知道德国汽车行业正处在水深火热中。   今年第三季度,大众汽车营业亏损13亿欧元,美国关税给它造成的全年损失可能高达50亿欧元,梅赛德斯-奔驰的利润也跟着下滑。   工业界的反应更直接。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的代表公开表示,中美关系缓和不代表全球贸易僵局会松动。   该代表举例说,德国8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4.3%,汽车行业更是骤降18.5%,这些问题不会因为中美见一次面就解决。   欧洲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本该在贸易规则里有话语权,现在却成了中美谈判的“背景板”。   德国政界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总理默茨近期在演讲里反复敲警钟,说欧洲不能让中美独自决定技术未来。她还计划到2030年把GDP的3.5%投入研发,但这话听着更像自我安慰。毕竟德国经济已经连续两年没起色,今年三季度GDP环比零增长,全靠欧盟的复苏基金撑着。   更尴尬的是欧洲内部还拧不成一股绳,极右翼政党在多国崛起,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连难民问题都吵得不可开交。   之前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因为不当言论,直接导致访华行程被取消。在安世半导体事件上,欧洲又搞双重标准,亲手把和中国合作的机会推远了。   德国媒体在文章里算过一笔账,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太阳能、电池技术都得依赖中国合作。可欧洲一边想靠中国市场复苏,一边又跟着美国搞小动作,最后落得两边不讨好。这次中美会晤后,德国立马宣布派副总理克林拜尔访华,想在稀土和产业链上找突破口,说白了就是想绕开美国务实合作。   《商报》的评论说得很实在:美国从来不会把盟友利益放前面,欧盟再自欺欺人就要被彻底边缘化。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还指责欧盟“民主倒退”,这态度让欧洲彻底清醒,安全承诺根本靠不住。   现在的欧洲就处在两难境地。跟着美国对抗中国,自己的汽车、农产品出口先受影响。想和中国深化合作,又怕被美国穿小鞋。中美在韩国会晤没提欧洲,不是忘了,是欧洲目前的实力和立场,实在没到能被重点提及的地步。德媒的憋屈,本质上是对自身影响力下滑的无力感,这种失落感,光靠发文章抱怨可解决不了。  

0 阅读:709

猜你喜欢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