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 Pro Max首次推出的华星光电全RGB排列的超级像素屏,其实被背屏掩盖了热度,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谈下为什么这块屏幕叫全RGB排列的超级像素屏,它和传统砖石排列的2K屏幕哪个更好?
全RGB排列屏幕每个完整的像素点,都是由一个红色、一个绿色和一个蓝色子像素并列组成的。它的特点就是每个像素都是“独立且完整”的,例如显示一个白点,就需要动用R、G、B三个子像素来完成。
而钻石排列屏幕采用“子像素共享”技术。它通过减少部分子像素的数量,并利用人眼对绿色更敏感的特点,来“模拟”出完整的像素。所以它的红色和蓝色子像素数量只有全RGB排列的一半(或更少),而绿色子像素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可以看到它的排列像钻石形状,R、G、B子像素不是规整地一一对应。
如果还不明白,那可以做个简单比喻,全RGB排列就像用完整的砖块(每块砖都包含R、G、B)砌墙。钻石排列就像用更多的小砖块(G)和少量的大砖块(R、B)组合起来,拼成一个“等效”的砖块来砌墙。
上面讲完了全RGB排列和钻石排列屏幕的发光原理之后,有必要再给大家科普下等效PPI(像素密度)。
业界普遍认为“钻石排列的等效PPI大约为全RGB排列的80%”。也就是说,一块钻石排列的2K屏幕,其实际的清晰度观感可能只相当于一块全RGB排列的1080P+(约1.5K)屏幕。因为决定屏幕文字、线条边缘清晰度的是子像素的密度,尤其是边缘的子像素。
例如在显示一条垂直的黑白分明的线条时:
全RGB排列的屏幕可以精确地控制每一列像素的亮灭,线条边缘会非常锐利。
而钻石排列的屏幕由于缺少足够的红色和蓝色子像素来独立定义每一列,它必须通过相邻的像素“借”子像素来模拟,这会导致线条边缘出现轻微的彩边或模糊感,降低了视觉上的清晰度,在显示小号文字时更明显。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全RGB排列的1.5K屏幕有效分辨率实际要比钻石排列的2K屏幕要高的主要原因。
这次小米能把这块屏幕这么快下放到REDMI,这是我没想到的,但是钻石排列的2K屏在宣传上得益于之前建立的用户基础共识——“无2K,不旗舰”,小米超级像素屏在宣传上可能要吃点亏,这是必然的。因为大家可能需要一个充分了解和适应,以及实际使用体验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