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东部集群在维塞勒东北向前推进,占领了大片野地,对维塞勒开始攻击,进一步逼近古利艾波列(胡里艾伯勒)。 就俄军东部集群和第聂伯集群的协同作战来看,基本上第聂伯集群是在古利艾波列南面牵制乌军,但不会发起大规模进攻,由东部集群从东面和北面实施主要攻击。 俄军东部集群和第聂伯集群在古利艾波列方向的这套打法,其实是把现代战场的 “分工协作” 玩得相当明白,本质上就是一套经过实战验证的 “主攻 + 牵制” 组合拳,每一步都踩在乌军的防御软肋上。 先看东部集群这股主攻力量,那可不是瞎闯乱打,每一步推进都带着明确的战术目标。就拿维塞勒这块地方来说,早在 2025 年 4 月,东部军区第 36 集团军的第 5 独立坦克旅就已经实打实拿下了维塞勒村,当时直接击溃乌军一个营、消灭一个连,还摧毁了多辆装甲车,连乌军自己的 DEEPSTATE 信源都认了这事儿。 拿下维塞勒只是第一步,这支部队紧接着就按照 “一线推进,二线拉平,三线后进” 的套路扩大控制区,把大片野地攥在手里,其实是在为后续攻击扫清侧翼威胁,毕竟在开阔地带作战,暴露的侧翼就是活靶子。 从推进速度和战果来看,东部集群的主攻姿态再明显不过。2025 年 9 月那波进攻更狠,48 小时里就在古利艾波列东部推进了 5 公里,战线拉宽到 11 公里,一口气占了 55 平方公里的土地,这进度在今年扎波罗热战线算得上是 “神速” 了。 要知道,这片区域可不是空无一人的荒地,乌军在新伊万诺夫卡一带还布着第二道防线,东部集群硬是撕开缺口把防线后方给暴露出来,摆明了就是冲着合围古利艾波列的东北大门去的。 更关键的是,东部集群还玩起了 “迂回包抄” 的技巧,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交界处连夺 12 个定居点,从 9 月开始保持着 “三天占一个村” 的节奏,这么打下去,等于从北侧给古利艾波列的乌军架起了刀,完全是主攻部队的架势。 再看南边的第聂伯集群,表面上没搞大动作,实则每一步都在给东部集群 “打辅助”。这支部队之前在扎波罗热正面硬冲乌军的防御工事,确实进展慢了点,但这恰恰是牵制的关键 —— 乌军在古利艾波列南面布了不少反坦克壕沟和混凝土堡垒,第聂伯集群往奥里霍夫方向推进,正好把乌军的注意力钉在正面防线上。 想想也明白,要是第聂伯集群真撤了,乌军立马就能把南线的兵力调去堵东部集群的缺口,那东部集群的推进就得慢下来。现在倒好,第聂伯集群在卡门斯科耶一带保持压力,乌军既不敢轻易抽掉南线兵力,又得应付东面的猛攻,等于被架在中间动弹不得。 这种协同战术的效果,从乌军的狼狈劲儿里看得最清楚。2025 年 10 月以来,乌军全线都在被动防御,逃兵潮比上月涨了 30%,预备队补充速度还赶不上战斗减员的一半。 古利艾波列这边更惨,原本是乌军第 102 国防旅的核心据点,现在东北方向被东部集群压着打,南面又被第聂伯集群牵制,补给线早就暴露在俄军无人机监控下,弹药供应只够俄军的零头。 之前乌军还想靠波尔塔夫卡这个东大门挡一挡,结果东部集群一推进,直接把市南区切成两半,连穆拉夫卡这种关键村落都丢了,那可是能牵制俄军侧翼的重要据点,丢了之后乌军更没还手之力。 俄军敢这么玩,底气还来自硬实力的支撑。2025 年上半年俄军国防工业彻底激活,光 “柳叶刀 - 4” 巡飞弹月产量就突破 5000 枚,比去年翻了三倍,无人机天天在战场上空盯着,乌军的调动根本藏不住。 东部集群推进时,每个战斗小组都配着 “海鹰 - 10” 无人机,地面步兵清剿房屋,空中无人机指路,装甲车封路,这套 “地面 - 空中” 联动的打法,让乌军连躲藏的地方都没有。 反观乌军,反无人机零部件都缺,单日损失超过 120 架还补不上,面对俄军的协同进攻,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库皮扬斯克、红利曼那边的兵调过来,这边又漏了,完全陷入被动。 说到底,东部集群的主攻和第聂伯集群的牵制,就是吃透了乌军兵力枯竭、外援跟不上的软肋。东部集群负责 “啃硬骨头”,从东面和北面往古利艾波列扎刀子,第聂伯集群负责 “按住胳膊”,在南面不让乌军还手,两群配合着把乌军的防御网撕出缺口。 这种战术算不上多花哨,但架不住管用,毕竟在战场上,能把分工落到实处、精准打在对手痛处的打法,从来都是最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