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赌命东海,中国靠4亿农民守住命门!

快乐小鼠 2025-11-02 20:08:29

美国不敢在亚洲与中国开战,但是日本绝对有胆子和决心,这与日本实力大小无关,与中国实力大小无关。在这种形势下,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温铁军教授,在公开分享里说的话就很有道理,他不赞成一股脑推进城镇化,更反对逼着农民都往城里挤。

当前亚太地区地缘博弈加剧,美国虽在关岛部署航母群,却鲜有越线举动。2025年上半年,美日韩启动“自由之刃”联合军演,覆盖第一岛链全线,日本自卫队出动F-35战机模拟封锁海峡,美国仅提供情报支持,未派主力舰艇深入。华盛顿的考量显而易见,直接开战将断裂全球供应链,半导体和稀土进口中断,国内通胀可能飙升至8%以上。五角大楼报告反复强调,优先通过威慑机制维护盟友安全,而非卷入消耗性冲突。这种战略源于全球账本的权衡,亚洲一隅动荡不足以撼动大局,却易拖累整个经济体系。相比之下,日本的姿态截然不同。

东京视东海为生存命脉,能源通道80%依赖海运,一旦中断,本土电厂即告瘫痪。2025年9月,日本通过国防预算,新增50枚岸基导弹,射程直指大陆沿海,演习科目包括夜间突袭和联合登陆。这并非军力膨胀所致,而是岛国结构性困境驱动。石油进口占消费九成,谷物七成靠外运,海峡封锁即酿成超市货架空荡危机。日本政要公开表态,必要时单方面行动,赌注押在本土防卫上。这种决心与实力无关,正如历史所示,资源匮乏往往催生孤注一掷的韧性。美国可耍全球牌,日本却只能搏命一线。

这种不对称态势下,中国需审慎布局。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莫斯科靠自家油田日产千万桶和小麦储备超亿吨,支撑军需无虞。反观欧洲,工业腾飞曾以农场废弃为代价,社会裂痕加深,失业潮涌现。中国人口14亿,五亿仍居乡村,人均耕地不足0.08公顷,仅世界平均三分之一。急推全员入城,地块无人耕作,国际粮价波动即成隐患。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底线,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强调,丰产丰收与供求紧平衡并存,形势不容乐观。

温铁军教授专注三农研究逾三十载,他的观点直指痛点。欧美工业化路径牺牲农业,英国圈地运动后,乡村劳工涌入工厂,田野荒芜酿成大萧条饥荒。美国西部开拓,铁路加速谷物外运,小农破产,芝加哥粮仓堆积却掩盖底层危机。这种“脱农式现代化”导致两极分化,经济波动无缓冲地带。教授指出,激进城市化破坏乡村社会,自毁国家软着陆载体。2024年访谈中,他强调把乡村振兴视为应对全球化解体压舱石,农村非附庸,乃生态链稳定器和就业蓄水池。

新型城镇化应是“就地现代化”,而非一刀切赶人进城。温铁军分析,机械化虽高效,拖拉机翻土每小时覆盖十亩,播种机精准投放,可土壤盐碱、坡度排水需农人经验辨识,代际传承不可或缺。2035年城镇化率或达72%,仍有约4亿人常住乡村。若全推都市轨道,不仅难解工业过剩和农业劳动力富余,还放大全球风险。教授建议金融供给侧改革,注入第三资产池,支持合作社模式。河北试点村亩产增两成,光伏板林立田埂,村道柏油铺就,资金倾斜确权覆盖率升至九成。

中国优势恰恰在于广袤乡村和完整粮食体系。挪威乡村率低,民生指数却全球领先,靠均衡发展而非城镇率高低标杆。城市化率逾六成,北上广供水日运亿吨,若外围断供,高楼电梯停转,医院发电不足半日。温铁军在2025年对话中重申,农村能做的事太多,回乡不只种地,可兴办生态产业、乡村旅游,吸纳冲击。面对海域摩擦,粮仓满盈成后盾。全球危机频发,1973石油禁运酿欧洲粮荒,1929华尔街崩盘催乡村破产潮。中国守住田野,民众有热饭可吃,方能避开陷阱。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王平

王平

3
2025-11-02 21:16

日本在中国收回台湾必有一战,因为台湾岛上有3百万日本人

猜你喜欢

快乐小鼠

快乐小鼠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