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正式宣布!   10月31日路透社刚报道,荷兰正式启动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

掘密探索 2025-11-02 11:02:28

荷兰正式宣布!   10月31日路透社刚报道,荷兰正式启动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规,不光直接禁了ASML向咱们出口DUV设备,管制范围还又扩大了,连敏感领域的新合作都一刀切禁止。   荷兰这次的新规,堪称“封锁套餐2.0版”,2023年,他们只卡着不卖最先进的EUV光刻机,中国还能用DUV设备造14纳米和28纳米的芯片,汽车、工业用的芯片基本够.   2024年,他们把14纳米级的DUV也纳入审批清单,中国得“看脸色”买;到了2025年,直接“连锅端”,连老掉牙的DUV设备都不让卖,新合作更是想都别想,这一招,直接掐住了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的“脖子”。   ASML的财报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订单占了他们42%的份额,单季狂赚21亿欧元。   荷兰国内30多家半导体企业也急眼了,毕竟,没了中国市场,ASML的全球布局就瘸了一条腿,荷兰的半导体产业也可能变成“技术孤岛”。   面对荷兰的“组合拳”,中国反手就是一张稀土王牌,2025年10月9号,商务部发公告,把镝、铽等12种稀土材料列入“黑名单”,要求只要光刻机里含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1%,不管哪儿产的、怎么转手的,都得先申请出口许可。   这一招直接戳中ASML的软肋,DUV设备的激光组件得靠重稀土,而中国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技术,新规一实施,ASML的零部件成本得翻倍,供应链随时可能断供。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光刻机领域已经撕开了一道口子,2025年5月,上海微电子交付了首台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良品率蹭蹭往上涨;中芯国际靠优化老设备、调整产线,用库存硬撑着产能。   2025年上半年,中国芯片设备的自给率超过25%,年底有望冲到30%,荷兰的封锁,反而成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催化剂”。   荷兰这波操作,表面看是紧跟美国,其实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一边是美国“不听话就断你技术”的政治施压,一边是中国“不买你设备就断你稀土”的市场诱惑。 2023年,中国占ASML全球营收的36%,2024年涨到41%,2025年第三季度更是冲到42%,要是全面禁运,ASML得丢掉近一半的财路,荷兰GDP可能缩水0.8%;要是妥协,美国又得拿“技术断供”威胁他们。   说到底,美国才是这场戏的“幕后导演”,从2022年启动半导体出口管制,到2023年拉拢日本、荷兰签秘密协议,再到2025年逼荷兰升级封锁,美国就是想靠“技术霸权”继续当全球科技老大。   但历史早就证明:封锁挡不住创新,反而会逼着对方更拼命突破,日本当年紧跟美国限制对华出口,结果市场份额蒸发了30多亿美元;荷兰要是继续当“炮灰”,最后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荷兰新规一出来,网上有人吐槽:“科学无国界?美国用行动证明,科技只有‘美国优先’,”这话虽然扎心,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在全球科技竞争里,技术封锁早就不是啥新鲜事儿了,但荷兰这种“站队”操作,直接暴露了中小国家的尴尬:想保住市场,又不敢得罪“老大哥”,最后往往成了牺牲品。   不过,中国的应对简直可以写进教科书:你卡我设备,我就自己造;你卡我稀土,我就完善供应链;你断我售后,我就优化老设备。   2025年上半年,中国芯片设备自给率逾25%,至年底有望攀升至30%,荷兰的封锁非但未能遏制,反倒成了中国芯片自主创新的“催化剂”,加速行业自我突破。   说白了,科技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你追我赶”的长跑,荷兰要是想避免当“第一个被祭旗的欧洲国家”,就该学学ASML的清醒:市场规律终究压不过政治胁迫,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毕竟在这个互相依赖的世界里,没人能真正“独善其身”,今天你卡别人脖子,明天可能就被别人卡住自己的命脉。

0 阅读:72

评论列表

苏宁

苏宁

2025-11-02 12:11

这条毒蛇如不打死,其祸不断。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