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跌了,经销商慌了,年轻人不买了 2025年初,飞天茅台的价格维持在2200元一瓶,当时想买到手还得找人帮忙,市场上根本看不到货,到了6月,价格突然跌到2000元以下,不少人以为只是暂时波动,结果8月直接降到1800元,11月更是跌破1700元,一年之内跌了两成多,这不是普通的价格变化,而是明显的市场崩盘,经销商之前囤货等着涨价,现在全都急着出手,连官方定价都撑不住了。 这事要从几位掌门人说起,袁仁国时期依靠经销商大量铺货,市场拼命囤积茅台酒,价格越炒越高却无人管控,李保芳接手后削减一千多家经销商,想要清理销售渠道,结果库存集中在少数大老板手中,价格依然下不去,系统反而变得更脆弱,高卫东推出拆箱政策,禁止整箱销售以打击炒作,结果包装箱比酒还贵,散装酒需求被压制,价格纹丝不动,丁雄军大力推行线上直销,三年内销量翻倍,但损害了老经销商的利益,他们开始在暗中对抗,张德芹现在表态说经销商是家人,这话听着暖心,只是市场早已不再相信这种说法。 整个白酒行业也撑不住了,2025年中秋国庆期间,白酒销量比往年下滑两成,两大酒厂的库存加起来达到1700亿元,按当前销售速度,需要六年才能卖完,六成酒企出现价格倒挂,官方定价已经失去作用,各家都在降价清理存货,一百多家规模以上酒厂已经关闭,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就连茅台这样的大企业,也难以抵挡这股趋势。 买茅台的人和喝茅台的人已经不是同一批人,过去送礼时买酒的人自己不喝,现在公务消费管得严,社交活动也转到网上,大家不再为了面子勉强购买,年轻人更不在意是否喝茅台,他们只在乎味道好不好、价格值不值,以前靠囤货造出来的虚假繁荣,如今没人相信了,开瓶率成了衡量市场的真实标准,酒放着没人喝,价格再高也没意义,经销商最发愁的是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只能不断降价,结果价格越降,买的人越少,陷入恶性循环。 有人说这是管理问题,换几个领导就能解决,其实不是这样,管理层确实经常改变政策,搞得市场更乱,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问题在于行业本身根基不稳,库存积压太多,迟早会出问题,更大的变化是人们的想法变了,以前茅台代表身份,现在它只是一种饮料,这种转变比任何政策都厉害,而且无法逆转,你再怎么喊口号,也拉不回那些不再需要“面子酒”的顾客。 我有个朋友以前做酒水批发生意,去年还在囤茅台酒,今年亏得不敢出门见人,他说现在不是酒卖不动,而是大家不再认过去那套人情逻辑,从前送瓶茅台能办成事,如今送点好喝的精酿啤酒,对方说不定更乐意接受,这不只是茅台一家的问题,是整个消费链条在重新调整,市场不会一直迁就谁,跟不上变化的人就得退出,茅台的牌子再响亮,也得低头看清现实。 价格下跌可能不是坏事,这说明泡沫正在被挤压,真实需求逐渐显现出来,靠囤货赚差价的日子已经过去,未来企业能否生存下去,不再只看名气大小,而是看谁真正理解消费者的需要,现在购买茅台的人可能是真正喜欢喝的人,也可能是在等待抄底的投机者,但这些人都不愿意为虚高的价格付钱。





用户11xxx95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