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购采矿权却引来十年诉讼2000万购采矿权却引来十年诉讼:矿产增值背后的

小六谈商业 2025-11-01 20:44:47

2000万购采矿权却引来十年诉讼2000万购采矿权却引来十年诉讼:矿产增值背后的交易埋雷与维权困局

从财经视角看,孙忠信的采矿权纠纷堪称矿产交易风险的典型样本,暴露了产权流转中的多重漏洞。2006年以2000万元接手的水镁矿,因下游新型耐火阻燃材料市场爆发,十年间矿石价格从每吨100余元飙升至1000元,200万吨储量对应的资产价值翻了十倍,这本该是一笔成功的投资。

但“阴阳合同”的操作埋下了致命隐患。为避税将协议作价写为2万元,虽有实际付款凭证,却违背了税收监管要求,这类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交易,在法律上存在合同无效的风险。更关键的是,采矿权转让需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且满足程序要求,孙忠信与村委会后续签订的50万元协议,因村民民主议定程序争议成为诉讼导火索。

矿产资源的稀缺性与价格波动性,让这类纠纷更具戏剧性。价格低迷时交易顺畅,增值后原权利人反悔引发诉讼,本质是短期利益对市场交易规则的冲击。根据司法解释,矿业权转让合同需依法履行报批义务,且不得存在法定无效情形,孙忠信的案例印证了合规是交易安全的底线。

十年诉讼不仅让2000万投资陷入停滞,更错失了矿产增值的黄金周期,凸显了产权清晰度与交易合规性对资产价值的决定性作用。

你认为在资产大幅增值的情况下,应如何平衡原权利人诉求与受让方的合法权益?对于矿产交易中的“阴阳合同”风险该如何规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也请为坚持维权的当事人点赞支持!

财经[超话]

0 阅读:1
小六谈商业

小六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