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成为老蒋的救命稻草!
根据现有公开资料,1948年底至1949年,蒋介石在美国海军协助下,分多批从上海、南京等地把中央银行金库中的黄金运至台湾基隆,再转存台北新店山洞金库
综合1949年官方数据、美国驻华使馆电报及台湾银行早年稽核记录,学界普遍接受的数字是:纯金约390—420万两(合122—130吨!),另加约1.1亿美元等值银元、外汇和珠宝。若按每两37.5克折算,仅黄金一项就折合今天市值约600亿元人民币
这笔“战争金库”在1950年6月前几乎完全用于三项支出:
一是垫付撤到台湾的60万部队薪饷与粮饷,占当时年度财政七成
二是把新台币准备金从20%拉高到接近100%,使1949年6月甫上市的台币得以一比一收兑旧台币,迅速斩断通胀;
三是补贴美援未到的缺口,购买燃料、棉花与面粉,稳住城市物价。
台湾银行内部资料显示,黄金以平均每月约7万两的速度出库,到1951年3月库存已降到70万两左右,财政部长严家淦首次向立法院承认“金库告急”。
1951年6月美国所谓“共同安全法案”军援贷款正式拨付,台湾当局才停止用黄金直接支付军费,改以外援与税收平衡预算。换言之,这批黄金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被“烧掉”了八成多,但它为新台币建立信用争取了最关键的缓冲期,使蒋介石政权在1950—1951年间避免了财政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