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美国那边可能还在琢磨稀土的棋怎么下,咱们这边已经悄悄把钨、锑、白银的出口新规给摆上台面了,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真是让人直拍大腿——高手过招,果然棋看三步! 2025年10月3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钨、锑、白银三类战略金属的出口贸易企业新条件。新规为不同金属的出口设置了明确门槛,想参与出口生意,企业得先摸摸自己的家底够不够厚。比如做钨出口的生产企业,年均出口供货量不能低于2000吨;流通企业则需在2022至2024年间有连续出口实绩,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门槛,摆明了是要筛选有实力的玩家。锑出口方面,新申报企业得拿出年均7000吨精锑或5000吨氧化锑的出口供货量;白银出口对新企业也不客气,2024年年产量必须达到80吨以上,不过在西部地区可享受“减半优惠”,只需40吨。除此之外,所有企业还得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且老老实实缴纳社保,一个都不能少。 这套出口组合拳出台的时机,可谓精准得像是踩着鼓点——就在前一天,10月30日,中美刚刚达成协议,中方将暂停实施此前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到了10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被问及具体细节时,还留了一手“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但明眼人一看就懂,钨、锑、白银可不属于稀土家族,稀土暂停了,这三样可不在暂停之列!这操作堪称神来之笔,就像打牌时表面放出一张闲牌,手里却扣着三张王牌。 中国在这三类金属上的全球影响力,那可真是“家里有矿,心里不慌”。钨资源方面,中国储量占全球一半以上,2024年产量稳坐世界头把交椅;锑供应链更是由中国主导;白银的新规门槛则直接锁定了头部生产企业。这些金属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半导体等高端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原料,咱们这一管控,等于在全球高端制造的命脉上轻轻捏了一下。 其实,中国对战略资源的管控早已不是“单打一”,而是体系化的连续布局。从今年2月开始,对钨、碲、铋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到8月将进口稀土矿产品纳入冶炼分离总量调控,再到这次对钨、锑、白银出口企业条件升级,一套覆盖“开采控制+冶炼分离+出口准入”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正逐渐成型。 总而言之,在稀土管控按下暂停键的这一年窗口期里,中国通过对钨、锑、白银出口门槛的精准提升,既遵守了协议,又拓展了资源博弈的新战线。有人可能以为暂停稀土就是赢了一局,殊不知真正的战略家从来不会只在一个棋盘上落子——当你还在数眼前的棋子,人家已经布好了整个棋局。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出口管制信息网。稀土出口限制 美国稀土战略 稀土出口禁令 出口稀土 稀土关税 稀土出口控制 稀土新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