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怕吗?”11月1日,广东惠州,一艘货船在东江正常航行,正要穿过惠州大桥时,船头前方突然冒出几个游泳的人,他们不闪不避,几乎贴着船身继续横渡,场面令人揪心,船主在驾驶室里声嘶力竭地大喊,却依然没能阻止这场危险的“擦肩而过”,海事局:会驱赶。[得意] 这样的画面在不少航道都曾出现,船舶在行驶中会产生“船吸效应”,尤其是大吨位货船,螺旋桨形成的吸力足以将人卷入水下。 再加上船体前方存在视野盲区,驾驶员很难及时察觉近处的游泳者,一旦发生碰撞或被吸入,往往就是无法挽回的悲剧。 一部分游泳爱好者过于相信自己的技术和反应,认为能够及时避开船只;也有人心存侥幸,认为“船总会让人”,却忽略了大型船舶制动困难、转向缓慢的现实。 部分水域缺乏醒目的警示标识和物理阻隔,也为野泳者提供了空间。 虽然航道安全属海事部门职责,但对游泳行为的管理需多部门协同,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发现影响通航的情况后,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劝离,仅靠人力值守并不现实,关键还是要从源头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 要真正遏制航道游泳乱象,我们或可在热门野泳点设置更醒目的警示牌,通过真实案例和示意图呈现危险;也可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在重点水域加装防护网、浮标等隔离设施。 同时规划出安全的亲水区域,引导群众到指定地点游泳,引入无人机、智能摄像头等科技手段进行常态化巡查,也能提升监管效率。 与其事后追责,不如事前防范,社区、学校和媒体可以联合开展水上安全知识普及,让更多人了解航道不是泳池,而对游泳爱好者来说,选择正规场所锻炼,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尊重他人安全。 这惊险的一幕被记录下来后,迅速在网络上发酵,众多网友在表达后怕与震惊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发表了看法。 “这事儿看得人血压都上来了!船主嗓子都喊哑了,这些人怎么还敢往船头凑?真当货船是碰碰车啊?” “我就在惠州,东江里游泳的人一直不少,但游到主航道里的还真是头回见,这已经不是锻炼身体,简直是挑战极限了。” "作为老航运人,看得手心冒汗,船吸效应不是闹着玩的,大船经过时水流变化极大,人一旦被卷进旋涡,水性再好也白搭,而且船长视野有盲区,根本看不到船头正下方的情况。" "惠州大桥那段江面平时很多运沙船,速度虽然不快,但吨位都很大,这些游泳者可能觉得船会避让他们,可货船转向有多难他们根本不知道!" "说句不好听的,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船主不负责,真出了事,船主要不要担责?人家好好开着船,凭什么要为这种冒险行为提心吊胆?" "不能让自己的任性成为别人的负担"。 "其实下游三公里就有正规泳场,门票才20块,为什么非要冒险在航道里游?说到底还是规则意识太淡薄了。" “这种行为极其危险且不可取,我们担心的不只是游泳者自身安全,还有事件背后的公共安全问题和管理漏洞。” “可能有些人确实不了解危险,但也有人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心理才是最可怕的。” 如果你在现场,会怎么劝阻这些游泳者?或者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从根本上避免这种危险行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信源:搜狐新闻



ak97
直接让他们卷船底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