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到底!”近日报道,北京,一女子外出过程中,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于是她立即拨打了“120”求助,可接线员却非常不耐烦,不仅辱骂女子,还直接挂断电话!女子只能求助民警,这才顺利抵达医院救治。网友:这简直就是在害命! “你是傻X吧!”电话那头的这句咆哮,让李女士一时分不清,是心脏病更痛,还是这句话更伤人。 2025年10月11日,在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附近,李女士突发心律不齐,心肌缺氧,可120接线员的声音里满是冰碴子:“说清楚点!你到底在哪儿?” 对方的不耐烦很明显,就在李女士努力组织语言时,她就像文章开头那样被骂了,紧接着电话居然也被挂断了。 电话里的忙音像根针,扎得李女士浑身发颤。当时她胸口闷得像塞了团湿棉花,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痛,连抬手的力气都快没了,可那句辱骂比心脏的疼痛更钻心。她攥着手机愣了足足半分钟,才想起向旁边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挥手求助——那是她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工作人员见状赶紧帮她拨通了派出所电话,民警赶来时,李女士的嘴唇已经泛白,说话都开始打颤。 警车一路鸣笛往医院赶,李女士躺在后座上,脑子里反复回响着那句辱骂。她想不通,自己拼尽全力求助的“生命线”,怎么就变成了推她坠向深渊的手?到了医院做检查,医生一看心电图就皱了眉:心律不齐,左右心室跳动频率都乱了,心肌还缺氧。“再晚来半小时,说不定就发展成心肌梗死了。”医生的话让李女士后脖颈直冒冷汗,她在急诊室吸了四个多小时氧,直到傍晚疼痛感才慢慢退去。 身体刚缓过来,委屈和愤怒就涌了上来。10月12日一早,李女士翻出通话记录——1分47秒,这短短不到两分钟的通话,差点成了她的“生命终点线”。她立刻打了12345市民热线投诉,把接线员的辱骂、挂断电话的细节一五一十地说清楚,反复强调:“我当时真的快撑不住了,她挂了电话,我连再求助的力气都快没有了!”热线工作人员说会转给120急救中心,五个工作日内给回复,李女士只能抱着希望等。 等了五天,10月17日,120急救中心的电话终于来了。可对方开口的解释,让李女士的心瞬间凉透。“涉事接线员家里有事,情绪没控制住,不是针对你。”这话听得李女士气不打一处来,她当即反问:“家里有事就能拿求救的病人撒气?她要是没法工作,为什么不换岗?真出了人命谁担责?”对方沉默了几秒,只说会再商量处理办法,之后就没了下文。 李女士不甘心,10月20日主动打电话去问,得到的只有“还在走流程”“不确定要等多久”的敷衍答复,对方甚至以“工作忙”为由匆匆挂了电话。这下她彻底寒了心,知道不找媒体介入,这事恐怕就要不了了之。10月27日,记者联系上120急救中心,对方却换了说法,声称“已经道歉,处理结果也告知了”,可问起具体处理措施,又说“是内部事务,不方便透露”,只含糊提了句“扣了绩效”。 这说法李女士根本不认。所谓的“道歉”,不过是涉事接线员10月22日打了个电话,轻飘飘一句“对不起,那天情绪不好”,连自己骂了人、挂了救命电话的错处都没提。扣绩效更是口头说说,连份书面处置文件都没有。“120是救命的公共服务机构,不是谁家的情绪宣泄场!”李女士越说越激动,她要的不是这点惩罚,是一份正式的书面道歉,是让公众知道急救中心到底怎么整改的。 这事一曝光就冲上了热搜,网友的愤怒几乎要溢出屏幕。有人说:“接线员手里攥着的是人命,连最基本的职业素养都没有,凭什么上岗?”还有人戳破关键:“家里有事从来不是借口,真正的问题是急救中心的管理制度有漏洞——情绪失控的员工不及时换岗,出了问题就敷衍塞责,这是对生命的漠视!”这话一点没错,按照120急救指挥中心的调度工作制度,接线员必须“语言和蔼、认真耐心”,实行“首接负责制”,可涉事接线员的所作所为,每一条都踩了红线。 更让人后怕的是,李女士只是幸运,要是换成年纪更大、病情更重的人,被骂后一激动病情恶化,又没力气再求助别人,后果不堪设想。120急救电话是民众的“生命线”,这条线必须足够专业、足够温暖,容不得半点敷衍和冷漠。现在一句“情绪失控”就想了事,既寒了求助者的心,也毁了公众对急救系统的信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