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王宝强拿到影帝,主持人黄渤在颁奖时询问他:“你长得不好看,个子也不高怎么就当上影帝了呢?“正当众人以为王宝强会怒怼黄渤时,不曾想,他笑着说了一句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在这个看脸的娱乐圈,两个”不帅”的男人却成了影帝。当黄渤拿长相和身高说事时,所有人都替王宝强捏了把汗,这话要是换成别人早就翻脸了。谁知道王宝强的回答让全场笑翻,更让人看到了真正的演员该有的样子。 说起王宝强和黄渤,这俩人在娱乐圈算是一对活宝。两个人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哥,但偏偏都混成了影帝,累计票房加起来能破300亿。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圈内有名的铁,经常互相调侃对方的长相,但谁也不会真生气。 王宝强这辈子吃的苦,说出来能写本书。1982年出生在河北邢台农村,家里六个孩子,他排老六。小时候穷得叮当响,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的旧衣服。8岁那年看了李连杰的《少林寺》,这孩子就魔怔了,非要去学武。父母拗不过他,把他送去了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的日子可不好过。冬天凌晨5点夏天凌晨4点就得起床跑步,从少林寺跑到市区再跑回来,相当于半个马拉松。扎马步一扎就是几个小时,腿疼得直哆嗦也不能动。师父管得严,稍微偷懒就挨揍。六年时间,王宝强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一次,电话都打不起。 14岁从少林寺下来,王宝强直奔北京。想法很简单,学了功夫就要拍电影。可北京哪有那么容易混?他住地下室,当群众演员一天挣15块钱,因为个子小年纪小,有时候只给”半个人”的工资。没戏拍就去工地搬砖,当清洁工。攒下的钱都用来洗照片,然后挨个剧组送。有个副导演直接当他面把照片扔垃圾桶里,还说他普通话说不好,长这样还想当演员。王宝强二话没说,把照片捡起来,转身去了下一个剧组。 转机是2003年。导演李杨选演员,一眼看中了王宝强,让他演《盲井》。这部电影让他拿到了金马奖最佳新演员提名。2004年冯小刚看上他那股朴实劲儿,让他演《天下无贼》里的傻根。这个角色一出,王宝强火了。2006年《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更是让他家喻户晓。2011年,他凭《Hello!树先生》拿到了俄罗斯海参崴国际电影节影帝,成为那年第一个拿国际影帝的中国男演员。 黄渤的经历也不简单。1974年生于青岛,早年在歌厅唱歌,组过”蓝色风沙”乐队,开过工厂,当过舞蹈教练。折腾了好多年,直到2000年才因为朋友引荐演了第一部电影《上车,走吧》。那时候他都26岁了。2006年《疯狂的石头》里的小偷黑皮让他火了一把,2009年《斗牛》拿下金马奖影帝。 两个人都因为长相被质疑过。有人说王宝强土气,普通话都说不利索,凭啥当演员?也有人说黄渤丑,眼睛小,不适合上镜。但他们俩用实力证明,演员靠的是演技,不是脸。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王宝强、黄渤、徐峥三个”不帅”的男人,创造了12.6亿的票房奇迹。 黄渤这人情商高是出了名的。有次蔡康永问他为啥穿睡衣来颁奖,他说自己是主人可以随意,客人得正式。还有人拿马云的话损他,说男人长相和才华成反比,他立马回一句:这话肯定也一直激励着您。这种应对让他在圈里人缘特别好。 王宝强虽然不像黄渤那么能说,但他的坦然也让人佩服。面对外界对长相身高的质疑,他从来不生气,就说自己知道不帅个子也不高,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戏演好让观众认可。这份自信是真正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两人的友谊也是在这种互相理解中建立起来的。他们都知道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凭实力立足有多难,所以惺惺相惜。经常互相调侃,黄渤说王宝强演戏太傻,王宝强笑黄渤眼睛太小。但这些玩笑话背后是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尊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演员,不靠颜值靠才华,不靠包装靠实力。 2016年王宝强遭遇婚变,财产被转移,连打官司的钱都要借。2017年他执导的《大闹天竺》口碑不好,还主动去领了金扫帚奖的”最令人失望导演”。那时候很多人觉得他完了。但王宝强没放弃,用了六年时间打磨《八角笼中》,几乎投入全部身家。2023年这部电影上映,最终票房超22亿,豆瓣7.6分。周星驰看完都说他是优秀的演员,更是优秀的导演。 黄渤这些年也没闲着。2018年执导《一出好戏》票房13.55亿,成功转型导演。2023年他主演电影累计票房突破200亿。两个曾经被嘲笑长相的男人,用各自的方式证明了真正的价值在内在。 从河北农村到国际影帝,从青岛歌厅到百亿票房,王宝强和黄渤的故事告诉我们,相貌和身高从来不是障碍,真正的障碍是放弃梦想。他们用三十多年的努力诠释了什么叫厚积薄发,用一部部作品打破了以貌取人的偏见。这才是真正的演员该有的样子,不靠脸吃饭,全凭本事说话。 两个”不帅”的影帝,用实力证明才华比颜值重要。王宝强和黄渤的故事让人明白,成功从来不看外表,看的是你能吃多少苦、能坚持多久。你觉得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实力和颜值哪个更重要?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