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年龄与卵巢储备功能有什么关系?
女性具备生育能力是以排卵为标志的。女性通常在12~14岁月经初次来潮而后卵巢开始活动,具备排卵能力,可以妊娠。但是在初潮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排卵很不规律,受孕的机会较少,在18~20岁以后才能有规律排卵,妊娠能力趋向成熟。
我们可以把年龄分成几个阶段:
25-29岁:有正常排卵,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进行女性内分泌检查,显示FSH、雌激素、黄体酮均正常;B超检查提示窦卵泡数量较多。
30-38岁:月经周期正常,内分泌化验显示各项数值正常,B超检查提示窦卵泡数值有所减少。
39-43岁:月经周期正常,但较以往缩短,有时为24天左右,FSH稍上升,雌激素仍正常,孕激素值正常或偏低,卵泡进一步萎缩。
44-45岁:有或无排卵,月经周期不规则,FSH上升,E和P值下降。
46~49岁: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轴功能障碍,偶尔排卵,月经不常来潮,FSH上升,雌二醇下降,无黄体酮分泌。
≥50岁:绝经期,FSH 和黄体生成素上升,无E
和P分泌,无排卵。
通常而言,女性的生育期是18-48岁,月经初潮至20岁为低生育期,20-35岁是生育高峰期,35-48岁是绝经前生育减退期,又称晚生育年龄。
随着晚婚晚育人数的增加和离婚率与再婚率的提高,要求在生育减退期年龄段生育的女性人数大大上升,这对生殖科医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因此,要对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生育能力进行评估,就牵涉出一个“卵巢储备”的研究。一般来讲,女性的生育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临床上认为,女性在34岁后卵巢内的大批原始卵泡成批大量地“调亡”,生育能力就随之下降。
生殖能力的下降主要与卵巢本身的储备能力下降有很大关系。卵巢储备是指卵巢中卵泡的生殖潜能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除了与年龄有密切关系,还与卵巢手术、盆腔放疗、盆腔化疗、吸烟、感染、卵巢血供下降,甚至与基因、免疫系统的异常均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