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就在昨天 东方大国突然宣布了 10月29号,中粮集团从美国采购了18万吨大豆,计划在12月和明年1月装船发货。这是几个月以来首次从美国采购大豆,虽然数量不大,但提振了市场情绪,刺激了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上涨至1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别光看数字小,这18万吨藏着关键信号。今年5月到10月,中国整整五个月没采购美国大豆,这是首次打破零采购僵局。 有人说这是给美国面子?太浅了。2024年中国买了1680万吨美豆,18万连零头都算不上,根本谈不上“给面子”,更像精准的试探信号。 美国豆农早扛不住了。保守估计,中国停购后美国豆农直接损失已达60亿美元,每英亩大豆要亏100到150美元。 伊利诺伊州刚出了事儿,10月15日一座粮仓因大豆堆太多超载崩塌,816吨大豆洒了一地,还砸断了电线杆。 农机拍卖行更热闹。美国各地农机拍卖量同比涨了30%,全是撑不下去的豆农在卖家当换钱,不少农场已申请破产。 市场反应快得惊人。10月28日芝加哥大豆主力合约摸至10.96美元/蒲式耳,创2024年7月以来新高,交易员全在赌后续订单。 但涨势没稳住,第二天就因获利回吐小幅下跌。说白了,市场也清楚,18万吨根本改不了供需格局,主要看信号意义。 中国早不缺大豆来源。2024年进口1.05亿吨,巴西占71.1%达7465万吨,美国仅21.1%为2214万吨,南美早成主力 。 阿根廷还在抢份额,9月22日宣布取消大豆出口税,不过政策截至10月底且有70亿美元额度限制,中国立马下单20船。 选现在买,纯粹是算透了账。10月美豆价跌到10.1美元/蒲式耳,比巴西豆便宜,刚好填补南美新豆上市前的空档期。 这还是吉隆坡磋商的后续。中美刚达成共识,美方取消10%“芬太尼关税”,中方就放了大豆订单,全是谈判默契 。 美国农业部长赶紧喊“好开端”,财政部长也说“懂农民的苦”。这话更像说给豆农听的,稳住票仓才是真的。 市场猜要是会谈顺利,中国可能追加500到1000万吨。但这得看美国诚意,关税、出口管制这些问题都没解决 。 中国早铺好了后路。除了巴西、阿根廷,还在拓展俄罗斯、南非的大豆来源。美国大豆从来不是必需品,是谈判筹码。 这事儿的关键是主动权。不是中国求着买,是美国盼着卖。大豆成了中美关系的“晴雨表”,比任何声明都实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