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正式宣布了! 巴西近期正式敲定,自2025年起对原产于东大的金红石型二氧

小鸣谈天下 2025-10-30 21:54:25

巴西正式宣布了! 巴西近期正式敲定,自2025年起对原产于东大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征收反倾销税,税额高达每吨1148.72至1267.74美元,且这一征税期限长达五年。 这记闷棍砸得实在不轻。福建那位老板的遭遇,不过是无数中小企业的缩影——原本靠着价格优势,硬是在国际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如今却被反倾销税逼到墙角。每吨多交一千多美元,利润空间瞬间蒸发,工厂机器转得再快也成了徒劳。 巴西市场的大门看似虚掩,实则暗藏玄机。去年进口量占其总需求的78%,今年前八个月数据直逼去年全年。依赖程度如此之高,却突然翻脸加税,背后逻辑耐人寻味。价差摆在台面上:东大产品到岸价2354美元,巴西本土价3916美元,近1600美元的差距成了原罪。 本土企业特诺公司一声抱怨,调查程序应声启动。临时罚单最高飙到1772美元时,业内还存着一丝侥幸,终裁结果却彻底击碎幻想。五年征税期像一道铁幕,硬生生隔开了供需两端。 特殊处理的颜料被排除在征税范围外?这种例外条款更像是一种象征性安抚。绝大多数常规产品被圈进名单,意味着主流渠道彻底受阻。巴西本土化工行业弱势明显,原材料短板难以弥补,反倾销成了最便捷的保护伞。 全球围剿东大钛白粉的戏码早已拉开帷幕。美国、欧盟、印度轮番出手,巴西不过是跟着剧本走了一回。聚醚多元醇、轮胎等产品接连被查,化工领域成了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内忧外患之下,企业转身扑向国内市场。产量增长5%的背后,是价格体系的崩塌。某上市公司财报显示,钛白粉业务利润大幅下滑,海外受挫的冲击波正在国内市场荡开涟漪。 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四处游荡。今年初商务部对共聚聚甲醛的反制措施,被视为对等反击的信号。但当征税成为常态,受伤最深的永远是产业链末端的普通工人。 那位福建老板的夜不能寐,何尝不是整个行业的集体焦虑?8000吨货物的出路、三成销量的缺口,最终可能化作裁员名单上的红叉。小厂在薄利多销中艰难求生,反倾销税简直成了死刑判决书。 市场规律与贸易壁垒的博弈从未停止。价差本是全球化分工的自然结果,如今却成了罪证。当保护本土产业的名义被滥用,最终买单的将是所有消费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2

猜你喜欢

小鸣谈天下

小鸣谈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