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店长凭一己之力,干翻一家店!”女子给孩子买1688的阿迪鞋,还没出商场就发现鞋子脱胶,要求退货时却遭到店长嘲讽:“你是穷鬼吗?你差这一千多块过年吗?”网友:一千多的鞋子很便宜吗?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才买一千多块的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买了个一百万的房子呢。”这句带着嘲讽和轻蔑的话,从店长嘴里说出来时,不仅让那位母亲脸红心寒,也让在场的人瞬间沉默了。 谁也没想到,一个花了1688元给孩子买鞋的普通母亲,会在品牌店里被店长这样羞辱。 那天,女子给孩子买了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却没想到,鞋子刚穿出没多久,孩子就喊脚不舒服。女子蹲下检查,这才发现鞋子一侧的胶边竟然开裂脱胶!这不是穿了几个月的旧鞋,而是刚刚买的新鞋,她当场拿着鞋子回到店里,希望能退换,或者能给个合理的解释。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迎接她的不是歉意,而是嘲讽。女子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直接报警。民警到场后,调解才开始进行。随后,记者也赶到了现场采访。在警察和记者的见证下,这位傲慢的店长和经销商负责人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场向这位母亲和她的孩子道歉。 然而网友们的愤怒却没有因此平息,有人在评论区写道:“一千多块的鞋子很便宜吗?店长口中的‘穷鬼’,可能就是支撑起你们业绩的普通顾客。”还有人说:“真正的穷,不是没钱,而是没素质、没同理心。” 这件事其实并不只是一次“退货纠纷”,而是一次消费尊严的较量。店长的那句“你差这一千多块过年吗”,代表了某些行业中的傲慢心理,他们认为,品牌附带的不只是质量,还有“地位”,一旦你表现出维权、质疑的态度,就被视为“没格局”“不体面”。 但在消费行为中,顾客和商家本该是平等的。花钱买东西,不是乞讨,也不是“施舍”。顾客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对品牌信任的体现。尤其是一位母亲,为了孩子挑选鞋子、愿意花上千块,这本身就是出于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更讽刺的是,这类事件并非个例。很多人都有类似经历,花钱买了品牌商品,结果售后服务却冷冰冰,甚至带着轻视。有人买衣服,试穿后发现掉色,被导购怼“你穿法不对”;有人买电器出了问题,售后却甩锅“用户操作不当”。 可是现在的消费者早已不再沉默,过去,人们可能会想着“算了,不值得为这点钱争”,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懂得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且有时候维权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告诉下一代:被欺负了,要勇敢站出来;被不公平对待了,要敢于说“不”。 信息来源: 新黄海丨1699块钱买的“阿迪鞋”还没走出商场就脱胶开裂,顾客要求退货,反遭店长嘲讽“你是买一百万的房子?等着这1000块钱过年?”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