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到底!”10月11日,北京,一女子外出过程中,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于是她立即拨打了“120”求助,可接线员却非常不耐烦,不仅辱骂女子,还直接挂断电话!女子只能求助民警,这才顺利抵达医院救治。 网友:这简直就是在害命! “心脏病人求救遭 120 辱骂挂断!”10 月 27 日,这条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 北京市民李女士的遭遇,让无数网友怒斥 “这是拿生命当儿戏”。 事情要从 16 天前的那个下午说起。 10 月 11 日,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旁,李女士驾车时突感不适。 胸口像压着巨石,呼吸急促,她慌忙靠边停车,手指发抖摸出手机。 拨通 120 的瞬间,她以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在哪?快说清楚!” 接线员的声音透着不耐烦。 “我在… 小甸屯… 检查站旁边…” 李女士气短,话语断断续续。 她是第一次来这儿,根本说不清具体位置。 “磨磨蹭蹭,你想不想活了?” 接线员突然拔高声音。 辱骂字眼接连传来,没等李女士回应,电话就被狠狠挂断。 手机滑落,眼泪涌了出来,胸口的疼痛更剧烈了。 绝望中,她想起 110,颤抖着再次拨号:“120 挂我电话… 救我…” “别慌!我们马上到!” 民警的安抚让她稍稍镇定。 十分钟后,警车呼啸而至,民警迅速将她扶上车送往医院。 路上,民警不停和她说话维持清醒:“再坚持下,快到了!” 抵达医院后,医生紧急处置,很快稳住了她的病情。 脱离危险的李女士,越想越心寒,当天就拨通了投诉电话。 10 月 17 日,120 急救中心终于来电回应。 “接线员家里有事情绪不好,不是针对你。” 工作人员解释道。 “扣了她当月绩效,这事就算了吧。” “这不行!” 李女士当即反驳,“这是漠视生命,必须公开道歉!” 对方只说 “再商量”,之后便没了音讯。 10 月 20 日她主动追问,得到的只有 “再等等”。 多次沟通无果,李女士联系了媒体。 事件曝光,舆论瞬间沸腾。 “家里有事不能成为失职的借口!” 网友怒评。 “接线员必须持证上岗,情绪管理得过关!” 有从业者发声。 按照急救中心调度制度,本应 “耐心受理每通呼救”。 涉事接线员显然触碰了职业红线。 10 月 28 日,急救中心终于松口。 涉事接线员手写道歉信,承认违反首接负责制。 并接受停职半个月的专项培训。 李女士看着道歉信,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但她更关心的是,如何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当天,急救中心发布通知,开展全员职业素养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情绪管理、沟通技巧和应急处置。 还升级了调度系统,新增定位辅助功能。 负责人公开表态:“每通 120 都连着生命线,绝不能失守。” 如今,李女士的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复查时医生夸她状态不错。 只是偶尔想起那天的经历,仍会心跳加速。 她养成了随身携带急救卡的习惯,上面写着详细住址。 也常给亲友科普:“紧急情况多找渠道求助,别放弃。” 涉事接线员已重返岗位,接线记录里满是耐心询问。 “您别急,慢慢说,我们马上派车。” 她的语气温柔了许多。 急救中心的培训仍在继续,考核新增了情绪模拟题。 调度室墙上,“有警必接,有求必应” 的标语格外醒目。 这场风波,终以整改收场,却留下了长久的警示。 120 这条生命线,容不得半点冷漠与疏忽。 接线员的每句话、每个举动,都可能关乎生死。 唯有坚守职责,才能守护好每个求助者的希望。 信源:女子心脏不适求助120,遭辱骂并挂电话,律师:侵害人格尊严,索赔! 2025-10-28 16:03·零度时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