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荷兰仪会众议院宣布了 10月29日,荷兰议会众议院选举正式开投!来自27个政党的1166名候选人,将争夺150个众议院席位。此次提前选举源于今年6月,自由党因难民庇护政策分歧退出执政联盟,直接导致斯霍夫首相领导的联合政府辞职,内阁转为看守状态后,便敲定了此次投票日期。 先澄清个关键信息:根据2024年公开官方动态,荷兰并未宣布过“10月29日举行众议院选举”,2023年11月荷兰刚完成众议院选举,后续虽有执政联盟分歧,但暂无新选举的官方确认。以下分析基于荷兰多党制规则和历史政治逻辑展开,避免时间线误导。 这里说的“自由党”得明确是PVV(极右翼自由党),不是荷兰传统中间派的VVD(自由民主人民党)。斯霍夫首相也特殊,他不是任何政党成员,是2023年组阁时各党协商推出的“技术官僚首相”,没政党背景本想平衡分歧,结果还是没扛住矛盾。 PVV退盟的核心分歧很具体:它要求大幅削减难民接收额度,甚至主张遣返部分已安置难民,而联合政府里的VVD、工党等觉得这违背荷兰长期的难民政策框架,谈了近一个月没妥协,PVV直接退出,联盟席位从过半数跌到不足,只能辞职。 27个政党参选看着多,但不是都能进众议院,荷兰有明确的“2%得票门槛”,只有得票率超2%的政党才能分150个席位,小党想突围得靠精准议题,比如专门聚焦住房、养老这类民生痛点,不然很难拿到选票。 1166名候选人争150个席位,平均7人抢一个,但实际分布不均。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这些大城市,热门选区能有10多个候选人竞争;小地方候选人少些,5人左右争一个。候选人里除了老政客,也有教师、医生,小党靠他们拉“接地气”的选票。 荷兰人投票不看“花架子”,全看跟自己日子贴不贴。年轻人更愁房租,荷兰大城市房租比2019年涨了近30%,谁承诺建保障房就倾向谁;老年人盯紧养老金,担心通胀吞了养老钱;还有人在意医疗排队,这些都是拉票的关键。 之前荷兰组阁就慢,2017年那次拖了225天,2023年组阁也用了3个多月。不是政客故意耗着,是凑76个多数席位太难,得找2-3个小党合作,你支持我的难民政策,我就同意你的农业补贴,一步谈不拢就卡壳。 看守政府这段时间没闲着,但也干不了大事。日常的养老金发放、公交运行能维持,可新政策推不了,比如之前计划的“降低房租涨幅”“增加医疗投入”,都得等新政府组完阁才能讨论,不少选民吐槽“办事效率像卡了壳”。 就算后续真有新选举,PVV就算民调靠前也未必能组阁。之前2023年大选PVV得票第一,可其他政党不愿跟它的激进主张合作,结果还是绕开它组了联盟。这次就算它再领先,能不能找到合作伙伴还是个大问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