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能不能代表美国在冷战后的三个时期? 你看左边那张照片里头,克林顿笑得那叫一个开怀,身子往后仰得都快出画框了。那是1995年秋天的事儿了,就在纽约海德公园的长椅上,他和来访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并肩坐着。当时美国刚赢了冷战没几年,经济势头猛得像坐了火箭,叶利钦则是来谈援助的。那会儿华盛顿说话的声音都比别处响几分,白宫官员接受采访时总爱把“历史终结”挂嘴边。可谁能料到后来冒出个911事件呢?北约东扩的脚步越迈越大,莫斯科那边的眼神也越来越冷。 中间那张可就完全是另一个故事喽。2018年六国集团峰会现场,德国总理默克尔半倾着身子,双手撑在桌面上,眉头微微蹙着望向对面的特朗普。那位美国总统倒是稳坐如山,双臂交叉抱在胸前,嘴角还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这场面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会议室里,当时特朗普刚宣布要对欧盟钢铝加征关税。默克尔后来私下说过:“欧洲人真要全靠自己了。”这话传到媒体耳朵里,很快就变成了头条新闻。回头看看,那会儿的美国已经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场耗了十几年,国库早就没那么宽裕了。 最右边的影像就更耐人寻味了。去年十月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巴西总统卢拉侧着身子朝向镜头,手掌朝上摊开着,像是在解释什么要紧事。而坐在旁边的特朗普却把头转向另一边,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两人之间那道空隙,看着都能再塞下把椅子。这会儿的世界早就不一样了,金砖国家扩容到了十多个成员,沙特和阿根廷都抢着要加入。东南亚这边更是热闹,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去年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比美欧之间的交易规模还高出三成。巴西大豆出口商协会最新季报显示,他们往亚洲发的货轮比往欧美多了整整两倍。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会儿,五角大楼每年更新《中国军力报告》也就薄薄二十页纸。等到去年这份报告,好家伙足足二百多页,附录里的卫星图密密麻麻的。不过要说变化最大的,还得是金融这块国际清算银行上月刚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份额跌到了百分之五十八,这是197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伦敦政经学院有位教授在专栏里写了段话挺戳心:“现在白宫开会时,官员们讨论的不再是如何塑造世界秩序,而是怎么应对别人塑造的秩序。” 前两天看到个民调挺有意思,皮尤研究中心询问了二十三个国家的民众“未来十年哪个经济体最具活力”,结果选中国的占了百分之四十二,选美国的只剩百分之二十八。想想也是,现在东南亚的电商平台全是中文界面,迪拜商场里能用支付宝的店铺比收美元的还多。就连好莱坞大片都得琢磨着在剧本里加点中国元素,就怕丢了这片市场。 话说你们觉得,下次再有这种领导人同框的照片,会是谁和谁出现在画面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