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黑石还是翻了脸!刚在北京握完手,转身就把支票递给了美军。说好当桥梁的,

烟雨评社 2025-10-30 10:52:27

果不其然,黑石还是翻了脸!刚在北京握完手,转身就把支票递给了美军。说好当桥梁的,结果却是桥墩塌了,踩着我们的信任去签下下一笔大单。 今年 10 月初,黑石集团 CEO 苏世民亲自带队到北京,和中国金茂签署了一份价值 50 亿元人民币的不动产合作协议,主要是共同开发北京通州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当时双方在签约仪式上都提到,要 “深化中美在房地产领域的务实合作,打造跨国资本合作的标杆”。那会儿黑石还高调宣布,未来三年要在中国新增 200 亿元的不动产投资,重点布局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和长租公寓。 不少媒体都把这次合作当成跨国资本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的信号,毕竟黑石作为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其投资动向一直被视为全球资本的 “风向标”。 可谁能想到,短短半个月后,美军就对外公布了一份合作合同,黑石旗下的基础设施投资部门,拿到了美军价值 3.2 亿美元的军事基地后勤保障项目。 这个项目可不是小单子,主要负责美军在欧洲和亚太地区 12 个军事基地的营房翻新、物资运输以及能源供应管理,合同期限长达 5 年。 项目里明确提到要为美军在亚太部分基地升级仓储设施,而这些基地的地理位置,刚好和中国周边的安全局势紧密相关。这一前一后的反差,让不少人觉得黑石之前的 “合作表态” 有点像 “走过场”,刚在中国市场赚足信任,转头就把资源投向了美军。 要搞清楚黑石这波操作,得先看看它在华业务的基本盘。根据黑石集团 2024 年第二季度财报,其在中国市场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 680 亿元人民币,其中不动产投资占比超过 60%,像上海的黑石中心、广州的长租公寓项目,都是它的核心资产。 今年上半年,黑石还通过旗下基金收购了深圳某物流园区,花了近 30 亿元人民币。当时苏世民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不可替代,黑石会持续加大布局”。这些表态和动作,确实让不少中方合作方觉得黑石是真心想深耕中国市场,也愿意在中美之间搭建合作桥梁。 再看这次和美军合作的项目,其实也不是黑石第一次和美国军方打交道。翻阅黑石的历史合作记录,过去十年里,它旗下的安保服务子公司就曾多次承接美军的后勤项目,比如 2020 年就拿到过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营餐饮服务合同,金额 1.8 亿美元。 但这次不同的是,合作时机刚好卡在它和中方签署大额合作协议之后,而且项目涉及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这就让整个事件的敏感性瞬间上升。 根据美军发布的合同细节,这次黑石要负责的不仅是常规的后勤保障,还要为部分基地安装智能安防系统,这些系统的技术供应商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而该公司一直被中国列入 “不可靠实体清单”,这更让外界对黑石的合作意图多了几分猜测。 从黑石的角度来看,接美军的订单也有它的现实考量。全球另类资产管理行业今年竞争特别激烈,根据彭博社发布的《2024 年全球资管行业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另类资产管理规模同比下降 3.2%,黑石的资产管理规模也出现了 1.5% 的小幅下滑。 而美国军方的基础设施项目,向来以 “资金稳定、回款及时” 著称,对当下寻求稳定收益的黑石来说,确实是块 “香饽饽”。 而且美军近年来一直在加大对亚太地区军事设施的投入,根据美国国防部 2024 年预算报告,今年用于军事基地升级的预算达到了 87 亿美元,黑石拿下的这 3.2 亿美元订单,其实只是美军庞大投资计划中的一小部分,后续可能还有更多合作机会。 不过这次 “变脸” 也给黑石的在华业务带来了不少影响。有消息称,原本计划和黑石合作开发杭州某商业项目的中方企业,已经暂停了谈判流程;还有之前和黑石有长租公寓合作的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也开始重新评估合作风险。 毕竟对中方合作方来说,跨国资本的 “立场稳定性” 很重要,要是一边在华赚利润,一边又为美军提供服务,很容易让合作的信任基础受到冲击。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合规指引》,跨国企业在华开展业务时,需 “兼顾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避免从事与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相悖的活动”,黑石这次的操作,显然踩在了合规与敏感的边界上。 现在外界最关心的是,黑石接下来会不会调整在华策略。毕竟中国市场对黑石来说还是很重要的,680 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可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有业内人士分析,黑石可能会通过增加在华民生领域的投资,来修复之前的信任裂痕。但不管怎么说,这次 “北京握手后递支票给美军” 的操作,已经让黑石 “合作桥梁” 的形象打了折扣,后续要想重新赢回中方合作方的信任,恐怕还得花不少功夫。 当资本露出逐利的真面目,想再端起“桥梁”的架子,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这桥墩塌了,再想重建信任,可就不是握个手、说几句漂亮话能解决的事了。 信源:英国金融时报

0 阅读:3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