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该国企业将停止通过贸易商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卢克石油的原油。 先得说说印度和俄罗斯原油贸易的现状。过去几年,印度从俄罗斯买的原油量涨得特别快,2023 年的时候,俄罗斯已经成了印度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占比超过 20%,比沙特、伊拉克都多。 之前印度企业买俄油,不少时候会通过贸易商中转,这些贸易商有的是新加坡注册的公司,有的是阿联酋的中间商,他们帮着对接买卖双方,还能处理物流、付款这些杂事。 就像去年,印度信实工业集团从俄罗斯买的原油里,有三成左右是通过一家新加坡贸易商走的货,当时主要是因为刚扩大采购规模,直接和俄油公司对接的流程还没理顺,中间商能帮着省不少事。 可现在要停掉这种中间商模式,也有实实在在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成本问题,中间商不是白帮忙的,每桶原油要收 1 到 3 美元的服务费,量大了之后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的测算显示,要是直接和俄油公司签约采购,一年能省下差不多 2 亿美元的中间费用。 而且通过中间商采购,有时候会出现原油品质和约定不符的情况,去年就有印度炼油厂收到的俄油硫含量超标,回头找中间商协调,耽误了十多天的炼油进度,直接损失超过 500 万美元。 还有付款结算的问题。受国际形势影响,俄罗斯原油贸易不少时候不能用美元结算,得用卢布、人民币或者印度卢比。 通过中间商的时候,付款流程会多好几个环节,比如印度企业把卢比打给中间商在孟买的账户,中间商再换成人民币转到俄罗斯公司的中国账户,中间不仅耗时间,还得承担汇率波动的风险。 今年上半年,就因为美元兑卢比汇率波动,印度巴拉特石油公司通过中间商买俄油时,多花了差不多 8000 万美元。要是直接对接,印度企业就能和俄油公司约定用卢比直接结算,省掉中间环节,也减少了汇率风险。 另外,印度政府其实一直在推动企业和能源供应国直接合作。印度石油部今年初就出台了一份《能源采购优化指南》,里面明确提到要 “减少中间环节,提升采购透明度和效率”。 这次企业停购中间商的俄油,也是在落实这份指南的要求。而且直接合作还能让印度在原油定价上有更多话语权,之前通过中间商,价格大多是中间商和俄油公司定好的,印度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现在直接谈,能根据自己的采购量、运输需求争取更优惠的价格,比如今年 9 月,印度石油公司直接和俄罗斯石油公司谈判,把每桶原油的价格压低了 1.2 美元,一年下来就能省 1.5 亿美元左右。 不过,这也不代表印度企业会完全抛开贸易商。对于一些小批量、临时应急的采购,中间商还是有存在的价值,比如某个炼油厂突然缺某种型号的原油,直接找俄油公司协调可能要等半个月,通过中间商说不定一周就能到货。 但从长期来看,大规模的俄油采购,印度企业肯定会越来越倾向于直接和俄油公司、卢克石油对接。 现在,印度几家主要的石油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印度石油公司已经和俄罗斯石油公司签订了一份直接采购协议,从 11 月开始,每月采购的 150 万桶原油都直接从俄油公司拿货。 巴拉特石油公司也在和卢克石油谈直接合作,预计 12 月能敲定细节。这些动作,都在慢慢改变印度采购俄油的格局。 中国手握稀土、新能源技术、制造业供应链等反制王牌,美国制裁成本过高;而印度在高端制药、IT外包等领域依赖美国市场,不得不低头。 此外,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地缘摩擦升级,也需美国斡旋,进一步削弱其谈判资本。 信源:印度石油部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