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中国和澳大利亚谈妥了! 当地时间10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吉隆坡东亚峰会期间见了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别看这只是场双边会谈,其实是把中澳关系的底层逻辑给掰正了,说白了,就是别别扭扭不如好好合作。 这事儿能成,核心就俩字:需要。不是谁求着谁,是两边都算明白了利益账。之前那阵子闹得挺僵,高层不说话,贸易上互相使绊子,澳洲龙虾、红酒想进中国得绕好远的路,咱们的货出口过去也不顺畅,到最后谁都没捞着好。 转机出在澳洲工党上台后。阿尔巴尼斯2023年访华算是捅破了七年的窗户纸,特意去天坛复刻了惠特拉姆总理当年“侧耳倾听”的照片,那姿态摆得明明白白:想好好聊了。 毕竟中国都连续15年是澳洲最大贸易伙伴了,2023年货物贸易额突破3000亿澳元,对华贸易不光让澳洲每个家庭多了2600澳元可支配收入,还撑起了近60万个工作岗位,这数谁看了不掂量掂量?澳洲经济真离不得中国市场。 等到2025年7月阿尔巴尼斯再访华,这事儿就彻底落定了。两国总理在北京一见面,签的全是实打实的干货:澳洲鲜苹果能正经进中国,咱们的鲜枣也能卖到澳洲,连农食产品证书都改成无纸化了,做生意能省不少事儿。 更关键的是要重新审议自贸协定,澳洲还当了中国服贸会的主宾国,这是摆明了要把生意再做大。生意热起来,人文交流也跟上了。 直航航班加了不少,中国给澳洲免签天数还加到了30天,去澳洲旅游的人多了,澳洲学生来中国访学的也变多,连国家博物馆都要互办展览。早前去澳洲的大熊猫星秋和怡兰,其实早就是关系回暖的信号了。 这里面的门道特实在:中国要澳洲的铁矿石、锂矿撑制造业和新能源,澳洲要中国市场卖它的农产品和矿产,这种互补性是刻在骨子里的。 而且现在国际形势乱,美国政策一会儿一变,动不动就加关税,中澳都是靠贸易吃饭的,与其被第三方牵着鼻子走,不如自己把合作的盘子稳住。 这次谈妥还加了新花样,比如一起搞钢铁行业减碳对话,琢磨气候智慧型农业,说明不光吃老本,还在找新的合作点。 最关键的是,这事儿证明了大国闹矛盾不可怕,守住“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底线,总能找到辙。协议里特意提了要“明智管控分歧”,不是说没分歧了,而是学会不把一事儿的矛盾扯到所有领域。 对老百姓来说,能买到便宜的澳洲奶粉,澳洲农民的苹果能卖上好价钱,这才是关系稳不稳的根本。现在两边把规矩立好了,总理年度会晤、战略经济对话都定期搞,以后再有点小摩擦,有地方说理,总比之前冷战强多了。 就像最近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从澳洲进口的瓶装葡萄酒比去年涨了613倍,250多家澳洲企业去进博会抢生意,连61%的澳洲人都觉得该和中国搞好关系。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哪有那么多死结,只要算清民生账、利益账,好好说话,总能找到共赢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