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长期趋势不改,建议持续关注(附股)
当前,固态电池被普遍认为是锂电终局路线,而机器人和无人机等对电池容量的更高需求,也将助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快速落地。
电池环节,今年9月以来,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处于中试阶段,G垣准固态电池即将开展冬标测试。此外,亿纬锂能也宣布了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的揭牌,其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也将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
车企环节,展望26年,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广汽集团、福特汽车和比亚迪等在固态电池方面均有进展。其中长安汽车预计将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奇瑞汽车鲲鹏固态电池计划26年定向运营;广汽计划26年在昊铂车型上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技术进展方面,近日,中科院物理所联合其他高校团队共同开发出阴离子调控技术,创新性地在电解质中引入了碘离子,解决了金属锂电极的界面接触问题,推动了推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走向产业化。
固态电池产业化逐步落地,建议关注:
1)电池环节:国轩高科、亿纬锂能、金龙羽、南都电源、冠盛股份;
2)电解质环节:厦钨新能、当升科技、天际股份、博苑股份、上海洗霸、三祥新材、恩捷股份;
3)负极:英联股份、、石大胜华、天铁科技、中科电气;
4)设备环节:先导智能、科新机电、荣旗科技、星云股份、骄成超声、杭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