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霍夫,滚蛋!”这一口号响彻了荷兰的街头。荷兰首相斯霍夫遭到民众抗议,荷兰民众用行动表达对斯霍夫的不满。 从企业被抢导致饭碗难保,到移民政策混乱引发社会动荡,再到国际问题上的软弱摇摆,每一件事都戳中了荷兰人的痛点,最终让愤怒的声音传遍了大街小巷。 最让荷兰人恨得牙痒痒的,当属斯霍夫团队为讨好美国,拿安世半导体开刀的荒唐戏码——这哪是保护国家利益,分明是把本国经济和民众饭碗往火坑里推。 安世半导体原本是飞利浦旗下的“弃子”,在欧洲人手里连年亏损,眼看就要关门大吉。2019年中国企业真金白银接盘后,硬生生把这个烂摊子盘活,2024年营收达到147亿,毛利率更是高达37.4%,荷兰股东跟着分红时从没抱怨过“管理不善”。 可到了2025年9月底,斯霍夫政府突然翻出冷战时期的老法条,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资产、罢免中方CEO,嘴上喊着“防止技术转移”,实则连基本常识都不顾。 安世主打的28纳米车载芯片,在业内早就是烂大街的技术,中国连更先进的芯片都能造,哪用得着偷学这个?说穿了,就是美国新规一出,荷兰第二天就跟着站队,把自己当成了讨好霸权的棋子。 这波操作的反噬来得比谁都快。欧洲的晶圆厂造完芯片,必须送到中国东莞封装测试才能用,中方一纸禁令卡住出口,直接让安世成了没头的苍蝇,荷兰派去接管的团队连流水线调试都得求原中国技术人员远程指导。 更要命的是,安世的车规级芯片占全球四成市场,大众、宝马、奔驰全靠它吃饭,禁令一出,德国工厂直接停产,宝马新能源线几乎趴窝。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急得跳脚,要知道他们每年从中国采购的半导体价值超50亿欧元,其中大半来自安世及其关联企业。 面对盟友的质问,斯霍夫反倒嘴硬说“这充分表明欧洲经济脆弱”,这甩锅水平简直让人拍案称奇,德国人听了怕是能气到吐血。 企业遭殃直接砸了荷兰人的饭碗。奈梅亨总部的工人最先感受到寒意,原本稳定的岗位因为供应链中断开始裁员,当地失业率半个月内环比涨了12%。 更糟的是连锁反应,荷兰本土的DAF卡车制造商因为缺芯片暂停生产,上下游的零部件供应商跟着断单,仅鹿特丹港就有300多家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老百姓看着工资单缩水、账单变厚,再想起斯霍夫政府折腾半天只在华盛顿露了脸,愤怒自然像潮水般涌来。 如果说经济账是导火索,移民政策的混乱就是早已埋下的炸药。斯霍夫上台本身就透着不靠谱,前任首相吕特正因移民问题垮台,他组建的四党联盟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只能靠技术官僚撑场面。 自由党领导人维尔德斯推着搞“最严移民政策”,提出全面停止难民申请、用军队守边境,甚至要关闭收容设施,这些主张连盟友都觉得违反欧盟法律,可斯霍夫既压不住内部分歧,又顶不住欧盟压力,只能在中间和稀泥。 2024年12月启动的边境管制本来说好6个月,结果延到2025年底,非法移民没见少,合法劳工却因为手续繁琐进不来,农业和服务业缺人缺得抓瞎。海牙街头的抗议人群里,不少是农场主,他们的郁金香烂在地里没人收,只能对着政府大楼骂。 国际上的软弱摇摆更让荷兰人觉得没面子。俄乌冲突时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天然气价格飙到历史新高,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的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天涨60%,欧盟每天买俄气的钱从1.9亿欧元涨到6.1亿欧元,最后全摊到老百姓的电费燃气费里。 到了安世事件,又彻底成了美国的传声筒,连欧盟委员会都看不过去,暗示要审查荷兰的决定是否违反竞争法。 这种“押错宝”的操作,让荷兰多年积累的“国际商业中心”信誉一落千丈,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外资对荷兰企业的投资意愿三季度下降了27%,谁也不想和一个随时会乱拆产业链的政府打交道。 民调早就给出了答案,虽然有少数人支持“保护技术”,但72%的选民认为政府的做法损害了国家利益,斯霍夫的支持率从上台时的41%跌到了18%。街头的抗议标语里,有人写着“还我工作”,有人骂“软弱政府”,这些声音凑在一起,就成了“斯霍夫,滚蛋!”的怒吼。 这喊出的不只是对丢工作的焦虑,更是对一个拎不清轻重、只顾讨好别人的政府的彻底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