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欧盟宣布,要将两家日产能合计达60万桶的中国炼油企业--辽阳石化和山东裕龙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29 13:39:49

什么!欧盟宣布,要将两家日产能合计达60万桶的中国炼油企业--辽阳石化和山东裕龙石化,以及中国石油的贸易部门中石油香港公司列入了对俄制裁名单。 欧盟这一招,看上去是精准打击,没想到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10月23日,欧盟将辽阳石化、山东裕龙石化及中石油香港列入其第19轮对俄制裁名单,理由是它们为俄罗斯提供了收入。 这记重拳,是史上头一回砸向中国的大型炼油厂,看似威力十足。 然而,这一行动暴露了欧盟内部的利益裂痕,更像是踢到了一块铁板,不仅成了中国加速构建独立供应链和金融体系的外部推力,还可能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流向的平衡。 靶心似乎从一开始就没对准。大家都在问,为什么偏偏挑了中国的这两家炼厂和一个贸易商?要论在俄油贸易中的活跃度,印度、土耳其可比这几家积极多了。 此等操作,着实引人遐想。欧盟之举,似更像一场演给美国看的戏码,而非真心实意要断他人财路,其背后意图,耐人寻味。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欧盟一面振振有词地宣扬制裁举措,摆出强硬姿态;另一面却也未曾有片刻消停,暗中动作不断。 借助土耳其转运渠道,凭借“影子舰队”暗自购入的俄罗斯石油数量,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种“我可以放火,你不能点灯”的双重标准,让制裁的道义基础显得异常薄弱。 没想到的是,这记看似凶狠的拳头,反而倒逼中国经济的“免疫系统”来了一次大升级。压力之下,中国的应对策略异常清晰。 一方面,能源进口不再吊在一棵树上,在维持与俄罗斯合作的同时,也大力拓展和沙特、伊朗的贸易。 金融防火墙也正在悄然筑起。中国正积极推动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在沙特、阿联酋等国的接受度已经超过两成,这无疑是在给能源领域的“去美元化”踩油门。 具体至企业维度,制裁所预期的“卡脖子”效应并未显现。企业在复杂局势中展现出一定韧性,未被制裁轻易束缚住发展的脚步。 辽阳石化等企业展现出显著的国产化进程,其设备国产化率已飙升至九成之高。与此同时,保险与船运服务也全面转向国内,彰显了本土产业的崛起与实力。 中石油香港则灵活地把业务转到新加坡,换个船旗、改下单据语言,总有办法规避限制。 更有甚者,竟将遭受制裁的俄罗斯石油巧妙混兑为所谓“新能源原料”,而后将其倾销至拉美市场,这般行径着实令人咋舌。 这把挥向别人的飞镖,正划出一道弧线,眼看就要飞回欧盟自己手中。欧盟内部的团结之墙早已出现裂痕,并非如往昔般坚若磐石、浑然一体。 其内部利益分歧与矛盾渐显,所谓的“铁板一块”之态,已然成为过去式。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言这是“自杀式行为”,毕竟他们还指望着和俄罗斯签下的15年低价天然气合同过日子。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更是心急如焚,私下里没少跟欧盟委员会抱怨,生怕中国反制。 要知道,去年德国汽车全球销量的四成都在中国市场,现在本土品牌比亚迪、蔚来正在步步紧逼,一旦供应链出问题,宝马奔驰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最要命的命门,还是稀土。欧盟高达八成的稀土需要从中国进口,这是他们实现2030年净零工业目标的心脏,电动车电机、风力涡轮机,哪个都离不开。 就在制裁公布前,中国已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这个筹码的分量谁都掂量得出来。 往昔的教训,绝非遥不可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道辙印都藏着警示。它近在咫尺,时刻提醒着我们,莫忘前车之鉴,方能在前行路上少些颠簸。 去年,欧盟无端以“强迫劳动”之名制裁中国光伏产业。中方迅速回应,规范多晶硅出口标准。仅三个月,欧盟三家光伏组件厂便因原料未达标而无奈关停,制裁闹剧终自食恶果。 说到底,欧盟的这次制裁并未打疼对手,反而开启了一个多输的局面。 山东裕龙石化等企业已经转向购买更昂贵的巴西原油,直接推高了全球的原油运输成本,这波通胀压力,最终还是会传导到欧洲消费者自己身上。 信息:欧盟首次制裁中国大型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我商务部回应——2025-10-23 20:27·观察者网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